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昨日閉幕前夕,發達國與發展中國家就衡量全球經濟失衡的5項指標上達成共識。
中國反對納匯率外儲其後讓步
這5項指標包括各國的經常帳盈餘、貨幣匯率、外匯儲備、公共債務和赤字及私人儲蓄率,有關指標由法國提出。德國官員先前則表示,在G20中,大部分富有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支持以這5個指標,作為衡量經濟失衡的方法。
不過,中國反對以貨幣匯率、經常帳盈餘和外匯儲備作為指標,而應該參考貿易數據,一些新興經濟體也有保留。巴西財長曼特加說,巴西反對將經常帳盈餘和外匯儲備列入指標,也反對設置外匯儲備上限。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潘金說,俄羅斯也對美英兩國是否將外匯儲備作為指標之一表示關心。
法國經濟部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各方周六進行了「坦率但有時緊張」的談判,但最後達成共識,是解決貿易和匯率不平衡的第一步。消息人士指,中國在最後關頭作出讓步,令大家取得共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提交給20國集團的報告中說,全球經濟復蘇仍存在兩個速度的風險:發達經濟體增長面臨再次放緩,而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過熱」,需要設法「降溫」。
法新社/新華社/中央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