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東風集團(0489)是內地汽車業龍頭,集團車款眾多,產品質素佳競爭力強,在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份額,分別高達10.3%和12.3%,只要中國汽車需求保持旺盛,東風必能受惠。內地汽車股在北京市推出限購措施,以及個別汽車購置優惠完結後反覆下跌,但1月份整體銷售理想,按年增長達16%,而東風更錄得增長26%的佳績,以今年預測市盈率9倍來說,明顯低於長期平均估值,若市場氣氛進一步好轉,給予東風較正常的10倍至11倍估值,中線可望回升至16元至18元水平。
旗下品牌上月銷售報捷
東風1月份多個汽車品牌銷量均報捷。東風日產按年增長25.1%達到75,318輛;東風本田則升32%至28,841輛;東風PSA則升12.9%至41,927輛;增長最快速的則是東風柳州,升幅按年高達170.6%至10,033輛。至於商用車表現亦相當強勁,整體按年急升25.3%至46,061輛。
集團最新一批節能汽車補貼中,集團亦有3個車款入圍,而最近與山東輕型和微型卡車生產商凱馬合作,料可進一步加強在商用車市場的競爭力。
股價正處低位密集區上限
內地汽車產能過去兩年增長強勁,若優惠措施完結及限購政策風險下,市場憂慮產能或轉趨過剩導致業績受壓,整個板塊均下跌亦可以理解。雖然個別車股如比亞迪(1211)、吉利(0175)等表現欠佳,但東風1月份銷情按年快速增長,應足以消除投資者憂慮,股價上周回升後,一來僅處於低位密集區的上限,若向上突破應可吸引資金追入再展升浪,而從基本因素出發,東風今年預測市盈率約為9.1倍,以汽車股長期處於8倍至12倍的估值區間來說,明顯低於中值的10倍。
當然,個別同業銷情一般,比亞迪已開始減價速銷,或會對東風業務構成不利影響。但要注意的是,汽車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質素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價格,一個品牌若採取減價促銷,其實已說明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難以對同業構成威脅。此外,東風走多品牌多款式發展,能充分搶佔不同檔次的市場份額,在進入今後數年增長重點的二、三線城市時,自然更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