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股去年成交 外資首超本地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2日 07:59
2011年02月22日 07: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內地投資摩拳擦掌,來港資金不斷。但港交所的調查顯示,2009至2010年間,本港現貨市場總成交金額,外地投資額佔有率首次超越本地。而英國、美國的投資額更拋離內地。港交所指參與問卷調查的投資銀行、證券商等,未必知道客戶買賣的真正來源地,調查與真實情况可能有所偏差。

港交所每年進行《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是次發出455份問卷,收回409份回覆。調查了解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按本港的股票、債券、基金、衍生權證及其他產品,總市場成交額的分佈情况。調查發現,外地投資者交易額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由2008至09年度的42%,升至46%,首次超越本地投資者,後者的佔有率回落至44%,更是首次出現跌勢,2008至09年度為50%。

本地投資者佔有率 首現跌勢

外地投資者中,以英國比重最高,由2008至09年度的23%,增至2009至10年度的29%。一直居首位的美國則退到次位,佔24%,較2008至09年度的36%大幅下挫。歐洲(除英國外)排名第三,由08至09年度的10%,回升至2009至10年度的16%。至於內地的投資額,由08至09年度12%,下跌至11%。其他亞洲國家,例如新加坡、日本的投資額則輕微上升。(見圖)

外地投資者 英比重最大

被問到如何定義內地或外地投資者,港交所指參加者按他們對客戶的認識填寫問卷,他們也可能不知道客戶買賣的真正來源地,例如,由外地資金、經本地機構落盤的買賣,會列作本地機構買賣。港交所無法核實客戶身分,故調查結果會有所偏差。

按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比較,佔市場成交金額分別是64%及26%,餘下10%是投行券商本身的坐盤交易。機構投資者持續上升,連續第五年維持在逾60%水平。相反,個人投資者則呈跌勢,跌穿2008至09年度的30%。不過,網上投資愈來愈盛行,令個人網上交易的投資金額大增,佔個人投資者的交易總額27%,而上次調查為22%。個人網上交易額,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7%,上次調查是6%。

(明報記者陳健佳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