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昨一直跟蹤疑犯,但為確保人贓並獲,要靜待疑犯出手打劫才作拘捕,結果遲了出手,令遇劫女事主手部受刀傷,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警方做法確增加了遇劫市民的受傷風險。深水埗區助理指揮官(刑事)劉達強解釋,調查警員未有及早動手,原因之一是當初錯誤估計疑犯不會用刀打劫,結果事與願違,女事主和擒匪的警員都不幸被割傷。他強調警方會檢討今次行動,研究日後如何改進。
疑犯戴口罩 憂事主認不出
劉達強指出,在電光火石之間,警方有時確難有萬全之策。他解釋,若警方在疑犯未打劫前動手拘捕,未必能把他繩之於法,因賊人過去多次打劫長者時都戴口罩,若非人贓並獲,疑人被捕後受害長者亦未必能認出他,反而打草驚蛇。
劉氏強調警方重視市民安全,但警方分析過往多宗區內長者被劫案件,發現賊人多數沒有亮刀,警方一度錯誤估計疑犯未必會用刀或用暴力,加上現場唐樓樓梯狹窄難以隱藏,警員看見疑犯尾隨女事主至唐樓二、三樓,未有貼身跟隨。探員當聽到聲響懷疑女事主遇劫時,雖立即一擁而上,但女事主已頭、手受傷,劉氏承諾警方會檢討行動。
上級承諾檢討 廖潔明:跟貼些較安全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直言,警方待賊人打劫才拘捕他,確會加了被劫市民及執法者的受傷風險,但他指難苛責冒險拘賊的警員。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指出,理解執法警員面對兩難,一方面希望人贓並獲拘捕積犯,另一方面要保障市民安全;他認為難斷言警方有沒有做錯,但若由他作決定,他傾向在疑犯尾隨女事主上樓時,警員應「跟貼些少」,這會較安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