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無公屋、無納稅、無綜援的「三無」市民批評,政府近年財政預算案多次「派糖」,他們均未能受惠於電費、免租等津貼,即使符合資格申請公屋上樓,苦等近5年仍然無果,直斥當局「3年上樓」目標蕩然無存。
等公屋5年無消息
蘇女士1999年從內地來港,其兒子更早於1998年已抵港,兩人曾於2000年申請公屋上樓,數年後會見房屋署的主任,卻因超出入息限額30元而被取消資格。2006年再度申請上樓,但近5年來都未有任何消息,「主任都未見過,明明我是合資格的,但什麼(措施)都不關我們事!」她昨日跟隨社區組織協會,出席房屋委員會「委員與關注團體交流會」。
蘇女士現時與兒子、媳婦及孫兒居於深水埗大南街100多呎的套房,一家四口只靠兒子與媳婦每月約1萬元的收入,但租金連水電煤開支已超過4000元,加上沒有申請綜援資格,生活困苦,她希望當局可盡快處理其申請,分配公屋單位上樓。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近年財政預算案「派糖」,這類低收入市民均無受惠。她又說,當局無法兌現「3年上樓」承諾,建議政府增建公屋,縮短輪候時間。
張炳良:年推1.5萬公屋足夠
與會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張炳良強調,未來數年每年有1.5萬個新公屋單位落成,加上當局收回的舊單位,仍足夠分配予輪候冊上的申請者,維持平均3年上樓目標。委員蔡海偉指出,留意到近期輪候上樓時間增長,委員會將了解情况,並研究撥地增建公屋、改善編配公屋制度的可行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