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規劃署顧問已完成第二階段港島東海旁研究,並訂出最可取方案,其中具發展潛力的北角渡輪碼頭及鰂魚涌海裕街用地,建議分別以動感娛樂及旅遊娛樂為主題發展,並興建一條全面連貫北角、鰂魚涌、筲箕灣及柴灣的海濱長廊,優先優化區內9條街道及提供水上的士服務。
根據顧問的最可行方案,建議將北角渡輪碼頭以動感娛樂主題發展,碼頭及毗連東區走廊下的行人板道將成為主要的公眾活動空間,提供零售商舖、咖啡店、座椅、花園及作藝術品展示,而前北角邨地盤預留的20米闊海濱長廊則建議作文娛廣場、康樂用途及提供休閒單車徑。
東隧出口上蓋倡建動感影院
至於鰂魚涌海裕街用地則建議以旅遊娛樂為主題發展,包括在東區海底隧道出口上蓋空地發展室內娛樂設施,如地標性的多用途表演中心或動感影院;海裕街一帶的臨海用地則作文化、旅遊、娛樂、零售、主題餐廳及康樂用途,研究亦提議建一條具創意及藝術特色的架空行人通道,令鰂魚涌區通往海濱的路更暢達。
顧問建議提供一條連貫北角、鰂魚涌、筲箕灣及柴灣的海濱長廊,優先優化包括糖水道、書局街、海澤街、太安街、愛德街及海裕街等9條街道,改善南北海濱腹地連接性,並建議提供由私人市場主導的水上的士服務,而上落客點則政府提供。
建海濱長廊 9街道優化
顧問指出,上述為港島東海濱未來發展的整體綱領,但未訂出具體時間表,政府仍要研究在油街至海裕街一段東區走廊對出水面,建造一條200米長、3米闊的行人板道,是否有牴觸禁止維港填海的保護海港法例;規劃署年初將就港島東海旁研究展開第3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