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亞運開支較最初預算超逾百倍。有廣州人大代表披露,市政府最初稱只需2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最後「埋單」卻高達近2600億元,遠較官方公布的總花費1200億為多。廣州人大代表鍾南山指廣州目前負債達2100多億元。而在亞運結束後,卻還有部門以亞運名義申請逾3800萬元撥款。
據《羊城晚報》報道,廣州人大會議日前舉行分組討論,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黃建武透露,2005年廣州在國務院會議中承諾辦亞運不超過20億,但現在花銷超過1000多億,「政府一開始說只要20億,到後來屢次改變預算數目,有向人大報告過嗎?人大審核了嗎?這種變動肯定是有理由的,但是政府自己拍腦袋決定,有沒有尊重人大、尊重民意?」
而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廣州人大代表鍾南山表示,他翻查資料發現,廣州亞運的直接投入和間接投入很大。「總投資2577億元,其中廣州投資1950多億元,帶來債務2100多億元」。他擔心,背着這麽大的債務,廣州搞民生的錢不知從哪裏來,「你沒有錢,又要幹這麼多事,我都唔知得唔得」。
債務2100億 鍾南山憂損民生
在廣州人大會議開幕前,廣州市財政局長張傑明表示廣州亞運會基本收支平衡,廣州亞運會收支具體情况將經過審計,並向社會公開說明。資料顯示,廣州市長萬慶良在去年11月亞運會開幕前的中外記者會上透露,廣州亞運會的總投資1200多億人民幣,包括場館建設,運行資金和城市環境改善三個方面。
官稱投資1200億 收支平衡
另外,雖然廣州亞運早已結束,但在提交給廣州市人大會審議的今年部門預算(草案)中,卻還有以亞運為名的預算支出安排,總計超過3800萬元。這些申請經費分別是廣州市外事辦490萬元的亞運會外事接待專項經費,和共青團廣州市委2862.7萬元的第三批亞運城市志願行動計劃專項經費,此外還安排了468萬給廣州市檔案局作為亞運檔案工作專項經費,這三項以亞運為名的支出總計高達3820.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