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昨天公布,今年內會主動出售兩幅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商業地皮,是逾十年政府首度主動出售商廈地皮。然而,東九龍近年是寫字樓供應量的重災區,截至09年底,空置率高達31.3%(見圖)。不過有測量師認為,重新推售商廈地皮,即使位置非最佳,始終「有好過無」。
觀塘空置率達31%
根據政府《香港物業報告2010》,截至09年底,觀塘(包括九龍灣)空置商廈樓面達到330.5萬方呎,足足等於1.6幢中環國金2期的樓面,以空置量計為全港十八區中最多,若以空置率計,則為全港第三高,僅次黃大仙、西貢。
仲量聯行估價部亞洲區主管劉振江估計,現勾地表內只有一幅觀塘地皮,估計政府會主動出售觀塘茶果嶺道的商業地皮。資料顯示,該地皮鄰近觀塘法院,地盤面積5.25萬方呎,樓面約63萬方呎,地積比12倍,高限130米,提供約170個公眾車位。
劉表示,現勾地表中,九龍灣有兩幅商業地皮,若以樓面較大的一幅宏照道地皮計算,樓面55.5萬方呎。劉指出,根據該行數字,去年東九龍一度為全港空置率最高的地區,但近月吸納量回升得很快,下跌約有十個百分點。他對政府主動推售東九龍兩商業地,表示歡迎,認為始終「有好過無」。
事實上,政府於昨日預算案中,顯示有意藉着運輸基建發展,帶動寫字樓地帶,於核心區以外分散發展。據政府昨日指出,黃竹坑一帶的工廠大廈將受惠於南港島線,重建作辦公室用途。另外,西九龍高鐵上蓋亦有大型寫字樓發展。此外,啟德用地亦會發展另一寫字樓樞紐,將與觀塘和九龍灣區,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
測量師:中區難找新地建商廈
測量師陳東岳指出,現時於中區再找新地皮建商廈,並不容易,就算政府總部要重建商廈,相信仍要面對不少人士反對。他認為,於東九龍增加商廈供應,於應對甲級商廈的龐大需求,亦可產生一定用途。
政府昨日指出,活化工廈取得良好進展,截至上月底,地政總署已批准12宗工廈整幢改裝和3宗工廈重建,同時正處理22宗申請。大部分獲批的項目均位於觀塘及九龍灣區,可提供額外辦公室樓面。
3宗工廈重建獲批
事實上,上月觀塘一下子有3幢工廈獲批「免費」改裝全幢商廈(部分有零售用途),寫字樓樓面一下子多了逾30萬方呎。
(明報記者周偉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