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天本欄說周三的市况有點像星期一,指數跌幅不大,但跌勢其實很廣泛。結果昨天的市况確跟周二一樣,恒指大幅下跌。而且二三線股的跌幅簡直可以用「股災」來形容,明報港股數據庫的404隻主要股份,跌3%的達到134隻,跌5%的也有54隻,顯示基金股遭到恐慌性拋售。
雖然恒指收市仍保持在22500點以上,未有跌穿去年12月及本月初的低位,但港股數據庫中的股份有31隻創52周新低,是自去年9月初升市以來的新高,反映不少基金股股價較去年5月恒指尚在19000點時還要低。
港股昨天的走勢完全被油價牽着鼻子走,英國布蘭特期油價昨天早上窄幅徘徊,港股即見反彈。但至下午3時,布蘭特期油突然飈升,就在港股收市前衝上每桶119.79美元的高位,大升7美元【圖表1】,令港股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市。但在期指收市之前,布蘭特期油已稍為回落,令到期指略為反彈,收市時高水49點。
沙特傳增產補利比亞空缺
昨晚筆者執筆時,期油已回落至每桶114美元以下,較港股收市跌了不少。彭博昨晚引述沙特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說,沙特及西非的產油國已商議好,動用後備產能填補利比亞停產的損失。報道中的計劃很詳細,尼日利亞及安哥拉把原本運往亞洲的產油轉送到歐洲,然後沙特動用後備產能再運往亞洲。
資料顯示,沙特的後補產能達到每日500萬桶,遠高於利比亞的160萬桶產量。筆者兩天前已說過,理性分析,利比亞大亂不足以變成石油危機,但大家要擔心沙特的話,那就談什麼後備產能都是多餘的。
沙特會增產的消息傳出後,油價升勢確收斂了,若這走勢持續,港股今天可以先反彈。當然,見過兩天前的變化之後,筆者也不會說得那麼肯定。
昨天本欄提及農產品價格大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二的一周,對冲基金持有的小麥淨好倉減少了20%,至3.42萬張合約。至於期油,CFTC數據反映截至上周五的一周維持在16.6萬張淨好倉,沒加亦沒減。但筆者相信本周期油突然抽升,必定是對冲基金沽出農產品後,轉炒期油所推動。
美國恐慌指數日前升破下降軌,從附圖【圖表2】可見,恐慌指數急升時,新興市場定必被沽售。去年5月歐債危機恐慌指數急升,當時MSCI新興市場指數由高位要跌18%才完成調整。今次這個指數只跌了6%,而港股較去年底高位亦只是跌了近10%。
明報港股數據庫的34個行業中,昨天跌幅最小的就是本地地產股,真的要多謝財爺所賜。昨天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公布,下個財政年度政府主動賣出的9幅地皮只能建4500個單位,更加確認港府根本無意主動推地,筆者繼續建議買地產股。
減價初現 是時候收窄內房股
昨天大跌的其中一個板塊是航運股,部分已跌至吸引的水平,其中包括東方海外(0316),此間管理良好的船公司,市帳率由1.3倍跌至0.9倍,有資金的朋友可以開始分段吸納。
本報經濟版今天披露,內地最大的房地產商萬科在北京快開售的一個樓盤,售價將會較上月減8%。早前筆者已說過,最好的發展是有大發展商在3月初兩會開會前,打響降價「第一槍」,然後其他發展商跟隨,這就可以讓溫總理在人大會議上好交代。
萬科今次選擇在北京減價,正是交足劇本要求。內房股普遍由高位調整了三成。投資者對萬科減價的即時反應可能仍會負面,但其實內房股價早已反映劈價三成的影響。所以筆者認為「最不安全的地方可能是最安全」,分段買入內房股正其時也,可選中國海外(0688)。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