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低工資5月1日正式實施,醫管局已完成支援服務和技術服務助理員的薪酬檢討。據了解,醫管局會做「好僱主」,每月4天假期和飯鐘錢也會計算在新的薪酬內,令本來月薪只得6000餘元的非技術員工,獲得大幅加薪至7600元,估計新的薪酬計算涉款逾億元,並將在4月生效,而政府今年於預算案撥給醫管局的368億元款項,相信已包括這筆額外開支。
4天假期飯鐘錢計薪酬內
在醫管局負責清潔洗地、運送病人、餐飯等非技術員工月薪約6000餘元,最低工資正式實施後,醫管局在制定薪酬時會計算每月4天假期和飯鐘錢,令低薪員工薪金會三級跳至約7600元。據悉,加薪方案亦惠及在醫管局負責抽血、做心電圖,月薪過萬元的技術服務助理員。消息人士解釋,有關做法是要避免低薪員工在加薪後,薪金會高過年資較深的同事。
預計新方案4月生效
醫管局的支援服務及技術服務助理員兩個職系,合共有逾1.2萬名員工。據了解,醫管局人力資源部門今日會透過內部機制,向員方代表解釋及諮詢新的薪酬機制。之後,管理層會到各醫院舉行諮詢會議,並在3月向醫管局董事局提出加薪方案,預計新方案在4月生效。
有商會負責人稱,最低工資對醫管局所造成的影響其實很小,真正遇到衝擊的反而是一眾財政力量有限的中小型企業,以及一些年紀大的打工仔,「最低工資立法是政府推動的,政府一直標榜自己是好僱主,醫管局因最低工資需要增加開支,政府必然會照單增加醫管局的撥款」。
商會指最低工資衝擊老弱僱員
他續稱,若按照勞工處的最佳僱主做法,最低工資在5月實施後,月薪員工最低「月薪」變相接近8000元,對中小企業僱主一定會構成壓力。此外,有財政能力的僱主若要負擔如此高昂月薪,多會選擇一些年輕力壯的僱員,令一些體弱或年紀較大的僱員要面臨被裁走的厄運。
非技術員工或改時薪聘用
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表示,若最低工資實施後要僱主負擔8000元月薪,估計年紀大、在單幢樓當看更的阿伯、餐飲業洗碗的阿嬸,以及清潔工等非技術員工,最有可能被裁走或改以時薪聘用,擔心他們無法享受最低工資帶來的加薪成果。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