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主黨一項調查發現,有八成受訪市民支持政府成立專責部門或獨立機構取代旅遊業議會,以避免業界「自己人管自己人」,亦有逾半數市民認為政府監管旅遊業不力,當中三成七人更指政府表現「十分不稱職」。
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昨日與旅遊業議會及導遊代表會面,討論2月落實的「新十招」監管守則成效。容偉雄表示,當局提出的4項改革方案,符合旅遊業界發展及保障旅客權益,當局下周向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講解後,會展開2至3個月公眾諮詢,期望在今年第四季落實。
逾半斥政府監管不力
對於政府建議改革旅遊業界監管模式,民主黨於本月中進行電話調查,成功訪問521名市民,72%受訪者認為,農曆新年期間發生本港導遊阿蓉與內地旅客打鬥事件,有損香港形象。55%市民不滿政府監管旅遊業不力,當中37%人更批評政府「十分不稱職」,亦有一半受訪者不滿旅遊業議會的工作表現。
調查發現,只有兩成人支持繼續由旅遊業議會監管,並提升其職權。近48%市民認為政府應成立專責部門監管旅遊業,32%支持成立獨立機構監管。民主黨李華明認為,由政府專責部門或法定機構監管旅遊業,可避免現時旅議會「自己人管自己人」,改革後旅議會只保留作為業界爭取權益的角色。
李華明說,2006年起本港陸續出現「零團費」、購物劏客等問題,改革旅遊業監管制度不能再等。但由於成立新專責部門或獨立機構需時,要考慮監管的專業性,建議當局暫時提升旅行代理商註冊處的監管權力,同時由消費者委員會介入協助旅議會。
田北俊﹕旅議會應做商務工作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稱,當局要有效監管旅遊業,監管的工作不應交由旅遊業議會,反而要成立法定組織或於旅遊事務專員下設部門,處理違規個案,以起阻嚇作用。「旅議會的角色應如香港總商會般,做一些商務工作,而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