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東北非示威浪潮衝擊沙特阿拉伯,因病離開3個月的國王阿卜杜拉(King Abdullah)周三回國,即時趕忙向人民「派糖」,總額高達370億美元(約2886億港元),幫助沙特1800萬人民中的中低收入者,包括加薪、失業福利和房屋津貼,盼息民怨。然而另一邊廂,有網民在facebook發起將3月11日定為沙特「憤怒日」,要求民選領導人、給婦女更大自由及釋放政治犯,要求深層變革而不單只是派糖。另一facebook網頁則號召3月16日舉行集會反對卡塔爾酋長王室,兩網頁均獲逾千人響應。
美3大盟友疲於奔命
在沙特15至24歲的年齡人口中,失業率據報高達近40%。分析人士稱,國王可能會很快重組內閣,並重啓停滯的改革,希望紓緩青年人的不滿。沙特和卡塔爾都是美國區內重要盟友。《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稱,阿拉伯世界近期的動盪,已開始改變區內勢力平衡,伊朗地位得到提升,令主要對手沙特不安。分析家指出,雖然現時蓋棺定論為時尚早,但伊朗已因多名阿拉伯宿敵領導人被攆下台或地位削弱而得益,伊朗還開始計劃發揮其擴大了的區內影響力。本周伊朗成功派出兩艘軍艦通過蘇彝士運河,是1979年革命以來的第一次,而埃及的軍人臨時政府也讓他們通過。
報道指出,當前的中東波,已重挫了3個協助美國以色列遏制區內敵對勢力(包括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重要政權——埃及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倒台,沙特和約旦國王則忙於應對國內不滿。國際事務專家納德(Alireza Nader)說﹕「沙特應在擔心他們已被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包圍;也門和巴林也非常不穩。他們擔心這將為伊朗冒升提供成熟時機,而伊朗也表明其『漁人得利』的野心。」華府一名地區事務顧問也直言﹕「伊朗是目前的大贏家。」但報道也指出,若伊朗現在趁機過分插手,必將惹來阿拉伯世界的怨恨,而且伊朗也不能保證親伊朗勢力能在埃及、突尼斯或其他地方上台。
紐約時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