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樓價高企,特區政府也果真積極「搵地」;財政預算案公布翌日,城規會公布,修訂堅尼地城及摩星嶺的分區大綱圖,為堅尼地城垃圾焚化爐及屠場舊址,甚至連營運中的域多利公眾殮房等多幅土地(總面積約達43萬方呎),全面作重新規劃,由「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改為「未決定用途」。政府消息指出,約一年內會建議地皮的新用途,當中部分正考慮改作住宅用途。
摩星嶺平房地 料可建4000伙
政府消息指出,正在檢討用途的尚包括面積達38.8萬方呎的摩星嶺平房區,該地於03年底改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地產界人士相信,該地皮可能作低密度住宅發展,若果連同昨天改作「未決定用途」的地皮,總面積達82萬方呎,若以一個較低的地積比率3倍計算,可建樓面達250萬方呎,若以單位實用面積600方呎計算,可建單位總數達4000伙。測量師指出,上述地皮臨海,現時私宅每呎樓面地價達9000元,若假設可建樓面為250萬方呎,地皮總值達225億元。
料政府一年內提建議
據了解,上址垃圾焚化爐及屠場已遷出多年,現時作為基建項目工地,而公眾殮房及堅尼地城巴士總站則仍有營運。據政府消息稱,政府正就該部分地皮進行檢討,約一年內會提出正式用途建議,諮詢區內人士。據稱,部分海濱位置會預留作海濱長廊等公眾用途,另或要預留一些作學校等用途,其餘正考慮作其他用途,包括住宅。 據悉,由於港鐵西港島線興建中,堅尼地城站日後啟用,將可改善區內的交通,令到該區可以承擔更多的居住人口。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前日於公布新勾地表時明言,政府有決心提供足夠地皮,包括將政府用地及工業地皮改劃住宅等用途。另外,數月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將「可更改用途」工業地皮由215萬方呎臨時「加碼」至318萬方呎,規劃署當時的報告,亦建議堅尼地皮將原屬工業用地的堅尼地城招商局一及二倉(佔地8.6萬方呎),改劃為商業及旅遊等相關用途。
昨天更改作未決定用途的包括加惠民道前警察宿舍,房屋署長曾於2006年考慮在該地皮興建公屋,政府去年重申,該區正進行土地用途檢討, 當中包括將上址用作發展公屋。而上址現時正以短期租約形式租借予港鐵(0066)作為西港島線的工地。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三支煙囪,一度是該區的標誌,煙囪屬鋼筋混凝土製造,其中兩支約高60米(約20層高),位於焚化爐區,一支約高三十米,位於屠房區。
(明報記者周偉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