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政府派出的首架包機,搭載220多名從利比亞撤出的中方人員,昨順利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撤出人員多為婦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昨表示,中國這次海陸空全面撤僑效果明顯,短短3天內,已有近1.2萬名中國公民從利比亞撤離回國或暫時轉移至較安全的第三國。
「徐州」護衛艦趕赴支援
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徐州」號導彈護衛艦,目前已啟程趕赴利比亞附近海域,為撤離中國在利比亞被困人員的船隻提供支持和保護,今次是中國首次動用軍事力量,撤離海外人員。
中國商務部表示,利比亞中資合資企業共75家,截至周三,有27個企業工地、營地遭襲擊搶劫,車輛、施工機具和辦公設備等設施被搶被燒,部分人員受傷,幸無人死亡。在中國政府官員安排下,萬計中國僑民循陸路撤往毗鄰的埃及、突尼斯,又或經海路被送到地中海的馬耳他和希臘,也有小部分由包機接走。
希臘報恩 供船助撤僑
內地央視引述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專家高祖貴說,今次3.3萬人的撤離行動規模,是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最大的一次,撤離總數超過了以往所有各次的總和。內地國際問題專家洪琳認為,這次從利比亞撤僑,體現出中國政府良好的國際關係和外交斡旋能力,因為今次撤僑規模大、時間緊,行動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難,為確保撤僑有序,中國從希臘租借了多艘郵輪往還利比亞接人,同時中國駐埃及大使館也租用了上百輛大巴,前往埃及利比亞邊境接人。希臘在應付歐債危機中,得到中國大力財援,在今次中國大舉撤僑上,希臘政府也投桃報李,提供7艘每隻可載2000人的船隻,協助中國人員撤離利比亞,大大加快了撤僑速度。
中國政府派出的首架撤僑國航包機,昨天凌晨返抵北京。機組人員透露,飛機取道雅典,再赴利比亞時,但在雅典降落時,遇上8級大風雨,幸化險為夷;幾經艱辛,包機周四下午終從利比亞起飛,搭載223名中國同胞回國,其中九成是婦孺。艙務員表示,很多女乘客的丈夫還滯留在利比亞,部分更飽受驚嚇,登機時情緒很不穩定。他們一邊服務,一邊開導她們。艙務員紐濤說﹕「在飛機上,很多人一邊吃飯一邊流淚。這幾天,他們一直擔驚受怕。」機上乘客之一的郭蘭說,她和同事們連日提心吊膽,現在總算放下心頭大石。「這幾天,我們一直躲在房裏不敢出門,聽到外面的槍聲、爆炸聲、喊叫聲,許多女同事都嚇哭了,我們真的不知該怎麼辦。」
包機九成婦孺 情緒不穩
陸路方面,成百上千中國僑民則分別坐車到邊境,進入突尼斯和埃及。成功循陸路來到埃及的中水建設集團項目經理劉玉飛則說﹕「我們一路上經歷了十多道武裝人員的關卡,能撤到埃及真是太幸運了,安全回國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同行的中建集團職員劉新宇稱,他們所在企業和個人財產幾乎都被洗劫一空,由於利比亞對外通訊中斷,和國內失去聯繫已達一周,非常想念親人。河北籍建築工人高順強說自己所有財物都被燒掉了,甚至連衣服都不夠穿。「我們終於從苦難中逃過來了,現在感覺心裏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