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會前瞻﹕十二五規劃 港澳內容單獨成篇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8日 05:59
2011年02月28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據參與制訂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二五規劃)的消息人士透露,即將於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將加強與港澳台經濟合作的內容單獨成篇。內地學者認為,「十二五」期間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定位更形重要,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沒必要妄自菲薄;但若香港未能抓住未來5年寶貴的黃金機會,也會不進則退。

學者:香港定位更形重要

消息透露,十二五規劃報告將於3月8日的大會上提出。有參與制訂規劃的人士表示,與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相比,與港澳台經濟合作內容由短短兩段文字,擴充成港澳和台灣各佔一章。其中特別表明要「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深化粵港澳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香港的定位必須放在中國未來5年發展的大背景下來認識。他預期在經濟增長率、名義GDP(即忽略物價上漲的通脹因素)和匯率上升的三重作用下,中國經濟將在2020年趕上或超越美國,若果真如此,則香港的三大中心,不僅是全國性的,更應是世界性的,而以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量來看,中國需要多個而不止一個世界級的貿易、航運中心;而從金融方面看,中國作為最大的外資吸引國和最大的對外投資國(非金融投資),將歡迎外資來華上市,內地企業也要大量走出去外國上市,因此,從市值來看,屆時中國的第一就必然是世界的第一,這是一種水漲船高的關係。「本周三(3月2日)美國財政部高官將專程來華了解十二五規劃,作為中國一部分的香港,已具有天然優勢,又豈能置身事外?」

基建立項 中央大開綠燈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也認為,十二五對香港部分文字表述的增加,在十分重視字斟句酌的內地,反映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未來5年中國經濟要轉型,需借助很多力量,而香港在制度方面,可為國家提供全方位的借鑑,雖然傳統產業可能會被內地一些城市超越,但對中國改革的意義卻是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

張曉晶和胡鞍鋼都認為,香港由於一國兩制的緣故,令其在與上海、台灣、新加坡等鄰近地區的競爭中,居於天然的優勢地位。由於列入了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未來對香港基建立項,中央都會全力配合,一路綠燈。

「要融入中國 先融入廣東」

至於香港在未來如何具體配合國家發展戰略。胡鞍鋼引述高盛董事長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近期提出的「增長型經濟體」指出,生產率上升、人口素質提高、經濟增速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GDP佔到全球的1%或以上經濟體目前全球有8個,即「金磚四國」加韓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但第9個就是廣東省,廣東去年的GDP數量佔全球1.05%,香港要融入中國,就首先要融入廣東。

張曉晶也透露,社科院受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委託,一直在研究粵港澳一體化的規劃,這也是香港應該重視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至於香港人一直較為敏感的政府干預和小政府、大市場問題,胡鞍鋼認為,1997年香港新機場的規劃,就是政府主導的,而政府和市場猶如人的兩隻手,只有一隻手是不夠平衡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