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共不得不認他愛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8日 05:59
2011年02月28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常言道,見微知著,透過司徒華生前好友的分享,可以拼湊出華叔鮮明的形象。公眾追思會前,大會邀請華叔生前好友,大談與這位故人交往的生活點滴。

認識華叔逾40年的潘天賜,由1973年文憑教師罷課講到去年的政制改革,他表示不論什麼議題,組織內部總會有爭議,而華叔往往會選擇將決定權交予受影響人士,讓他們透過投票、民調結果作決定,「他重視真正受影響的人,不會想當然地幫他們下決定」。

好友談點滴﹕親手通渠

而另一件小事,則道出華叔是一個身體力行的領袖,話說1979年國際兒童年,教協主辦了一個嘉年華,一連兩天在當時的理工學院舉行,一共吸引逾萬個小朋友參加。不過活動第一日因為人太多,廁所淤塞了,工作人員向華叔報告,他二話不說就去廁所視察,然後拿起通渠工具,自己動手處理。

而在《基本法》起草時,當時擔任記者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曾經與仍是草委的華叔做訪問。對於有人說華叔被中共統戰,劉憶述:「他說自己好清醒,進入機構或體制中,不等於接受統戰,而是利用此機會反映香港人的聲音……都可說我(華叔)深入虎穴﹗」而「六四」事件後,華叔辭去草委職務,彰顯其政治道德。劉銳紹稱,經常研究香港問題的內地人士,一直十分尊敬華叔,而中共不論如何攻擊,都不得不承認他是愛國的。

除了華叔的好友外,昨日亦有不少市民都到場獻上鮮花憑弔,有心人包括張氏一家。兩年前政府停止資助18歲智障學生升學,當時有團體在中環遮打花園為智障學生上最後一課,華叔負責教中文,張博軒有幸成為華叔的學生,至今不忘。張太說,華叔過身後,博軒將華叔的相放在家中大廳,不時向相片鞠躬,昨天他亦在家人陪同下到維園送別華叔,輕輕道出一句:「我好掛住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