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無疑政府額外印花稅(簡稱﹕額印)推出後,確令炒家絕迹,樓市成交量及成交價均一度冷卻。不過,政府出招前買入物業的業主,為避免沽出物業再換樓之後,跌入額印稅網,加上出招後才買入物業後的業主,為了避免首年賣樓要支付額印,故願意放盤的業主日益大減,加上住宅新盤供應奇少,開價又高,結果實施額印後炒家即使離場,樓價反而在缺乏業主放盤下,諷刺地「焗升」。
放盤量減 「焗住」買貴樓
額印分為三級,於去年11月20日起或以後買入物業,並於6個月內轉售,買賣雙方需共同負責相等於轉售價1成半作為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至12個月內額印則為一成;若超過12個月但於24個月內轉售,額印則為5%。
事實上,個別趕及出招前買入的細價樓炒家,持貨至今已錄約1成賺幅;若樓價持續上升,賺幅有機會抵消額印開支有餘。利嘉閣分行經理文家輝表示,天水圍嘉湖山莊麗湖居10座中層G室,面積576方呎,剛以192萬元售出,呎價3333元;原業主於去年11月政府出招前,趕及以173.8萬元入市,持貨約3個月,經是次轉讓帳面獲利18.2萬元,升幅約一成。
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表示,預算案雖加大土地供應,但遠水難救近火,現時除非有買家以超高價出手,否則業主不願將早前買入物業沽出。他又稱,歸根究柢,受到低息環境及資金氾濫等政府亦管不了的外圍因素,樓市已於上月農曆新年前提早出現小陽春。「尤其係額印推出前買入嘅物業,業主更不願放售;除非持貨較多嘅業主,否則不會輕易賣樓,令樓市供求更趨失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