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調控初見效 北京樓盤減價一成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1日 21:59
2011年03月01日 21: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調控樓市的「京15條」公布半個月,當地新開盤的樓價終於出現鬆動迹象。京郊一個預定本周六開售的高級樓盤,售價已較原定價下調約10%。而在本月,北京僅有17個樓盤開售,是去年及前年同期的一半左右。據當地傳媒透露,就算這些預定本月開售的新盤,也可能有半數會延後開盤。

位於北京東五環外的「龍湖長楹天街」將是本月北京首個開售的樓盤。該樓盤距天安門廣場東約20公里,定位為高級商業住宅區。2月初記者造訪時,銷售人員稱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3.4萬元人民幣,昨日本報再向售樓人員查詢時,對方則稱價格已改為每平米3萬元人民幣。

提供存款證明即享優惠

一名李姓售樓人員稱,「京15條」後樓市的壓力非常大,「一般我們對外報價仍是3.4萬元,但購房者若能提供百萬存款證明,便可享受每平米均價3萬元人民幣『優惠』。」

「龍湖長楹天街」樓盤為商業住宅區,房間皆為大戶型,多在140平方米以上。按此計算,一套房價位基本為400萬元人民幣以上。若按北京購買首套房的30%的首付政策,首期均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本月北京計劃推盤項目17個,但僅得9個項目有初步報價準備入市,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21,778元,且價格均未上漲。而2009年、2010年的3月間,新開樓盤則分別有37、40個。

有地產商透露,自2月16日「京15條」出台後,交易量較上月同期急減30%以上,多數開發商正在更改策略。也有地產商稱,「京15條」規定「對定價過高」、「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準的地產項目」,進行重點清算和查察,地產商此時「不敢做出頭鳥」。

政府50%收入源於地產

內地經濟學者葉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當前中國樓市利潤成分中,政府稅收等佔40%至50%,地產商利潤佔20%至30%,「政府收入佔樓市最大的獲利者」。她亦稱,今次調控政策表明政府遏抑樓市決心非常大,但樓市也不可能出現大跌局面。她解釋,中國金融等與樓市聯繫密切,政府近50%收入來源於地產。「一旦樓市大跌,地方政府債務收入黑洞曝光,就會引發『中國版金融危機』」。

(明報記者劉洪慶北京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