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屋入息上限大增15% 多2.5萬戶可申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1日 21:59
2011年03月01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指因通脹飈升及最低工資即將落實,大幅調升申請公屋入息上限逾15%,以四人核心家庭為例,月薪上限由原本的16,916元,升至19,537元。新安排令額外2.5萬戶家庭納入公屋網,致全港三分之一私人樓租戶、即13.11萬戶家庭符合上樓資格。房委會委員李華明則估計,政府是為平息市民對財政預算案和拒復建居屋的怨氣,所以變相將部分白表低收入人士納入公屋網「補飛」。

每年3萬單位供應不變

合資格申請公屋人士雖然增加逾23%,但公屋供應未有相應增加,政府仍維持未來5年每年建1.5萬個公屋單位的計劃,及約1.5萬個公屋單位回收。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強調,公屋輪候冊3年上樓的目標不變,政府會密切留意輪候情况。

政府昨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提出,因應通脹以及落實最低工資對現時公屋申請人入息限制的影響,在不改基本申請資格的方程式計算方法下,只將方程式中備用金計算由5%增至15%。

因應最新統計處數據,單人住屋開支增幅高達10%,單人家庭入息上限錄得17.5%的大增幅,由7,832元增至9,200元;標準核心四人家庭,則由16,916元增至19,537元。政府本來要待2014/15年才更新方程式數據,但鑑於5月1日會實施最低工資,政府認為應馬上作出調整,對入息上限採寬鬆做法。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現時申請公屋的30歲以下單身人士約2.6萬人,當中約三成是未畢業的學生,但政府未能估計新安排會否令單身輪候者大幅增加,並強調現時對非長者單身人士採取計分制做法恰當。

議員指為平息財案民怨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黃國健和李華明均支持這安排。黃國健表示,今次調整行了一大步,相信因申請公屋人士增加,政府會增加公屋供應量。李華明指出,為疏導輪候人龍,政府單靠興建公屋並不足夠,應該復建居屋以增加公屋流動性。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則表示,現時輪候冊有14萬人,而未調整入息上限時,每年新增公屋申請戶已有3.6萬,新安排或令每年新申請達4萬戶,而每年公屋供應僅3萬個單位,將令很多人空歡喜一場。他認為政府應將每年新建公屋單位數目,由1.5萬個增至2.5萬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