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協接獲職業訓練局員工投訴,指職訓局剝削合約員工和臨時員工,共有6宗罪,包括沒有按勞工法例向員工提供有薪年假、病假和產假;與員工續約時沒有計算以往年資等(見表)。教協副會長張文光批評職訓局是「無良僱主」,視員工為「即用即棄」,要求職訓局在今年9月新學期前解決員工待遇不公問題。
職訓局強調依法 承認不理想
職訓局承認現有狀况不理想,但強調只是暫時現象。發言人稱,由於今年沒有會考,令報讀課程的學生人數大跌,職訓局需依靠增添短期人手應付不同工作,累積一批短期合約員工,現時局方正預測未來兩年的人力需求,制訂改善建議,包括安排部分短期合約員工轉制為較長期的合約員工,期望3月底交理事會考慮。
職訓局強調,短期合約員工的薪酬按市場水平及人力供求而定,附帶福利主要按勞工法例提供,部分待遇較法例要求為佳。
張文光表示,去年10月接獲職訓局員工投訴被剝削,指局方沒有按勞工法例提供每年7日有薪年假、每個月有薪病假,另有員工投訴逼放無薪產假,以及局方與員工續約時,待合約期最後一天才續約,以及不計算員工年資等。
同職月薪相差可達35%
現時職訓局有2736名教學人員,舊制長約員工佔43%,合約制佔35%,臨時短期合約員工則佔22%共有590人,在比例上較2005年的5%多3倍多,衍生同工不同酬問題。職訓局教學人員協會會長李壽生舉例稱,現時合約制講師、教導員和教學助理的頂薪點,相當於同一職級實任制教師的起薪點,月薪差距可達35%。
八成人:過多短約工 內部分化
另外,教協早前透過網上問卷,了解員工對職訓局的安排,最終收回近1200份問卷。有九成人認為,短期合約影響教學團隊穩定性,另有88%受訪者指過多短期合約員工會造成員工內部分化。
李先生(化名)在3年前加入職訓局任講師,每一年或半年續約一次,入職後首兩年沒有年假,請病假也被扣人工,更試過在9月開學前一天才得悉獲續約。他表示,直至去年10月教協介入後,局方才通知員工,可按勞工法例每年獲7日年假,以及每月兩日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