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辛亥革命戰地記者照片首展出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2日 21:59
2011年03月0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相信外公是辛亥革命的參與者,負責拍下珍貴照片,讓後人鑑賞。」美國戰地攝影記者施塔福(Francis Stafford),100年前辛亥革命期間遠赴上海工作,留下了4部黑白照相冊,裏面全是珍貴的歷史圖片。100年後,施塔福的孫兒安德森(Ronald Anderson)帶着外公的照相冊來到香港,讓香港人回顧這段中國人重要的歷史。

留4黑白相冊 十年前家人發現

1911年武昌起義,傳媒爭分奪秒記錄歷史一刻,當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的施塔福也不例外,起義爆發第二天,他便抵達武昌拍攝。從武漢到上海,拍下了湖北軍政府成立、革命軍與清軍激戰,以至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等歷史時刻,還有當時人民的生活照,如「剪辮」等。施塔福利用鏡頭,以中立角度描畫出辛亥革命的每一幕,直至4年後身體抱恙,他把相冊一同帶回美國,於45歲不幸辭世。

施塔福的外孫安德森與太太表示,外公的黑白相冊是在十年前才被家人發現,當時只覺得「有趣」,但不知相片中拍攝的是辛亥革命,安德森隨即請求附近商店的中國人協助,再接觸內地歷史館人員,驚覺相片別具歷史意義。他說,在內地出生的母親也曾提到外祖父鍾愛中國文化,更曾在美國學校教中文,「相信是他在中國有特別回憶有關,不少相片也有外祖父與漢人的合照」。

港革命黨員後人借出文物

安德森說,外公這相簿是首次借出展覽,據他所知,相簿在多年來曾「搬家」到過非洲、夏威夷等地,幸好並沒丟失,「雖然這麼久才能首次展出,但相信在天上的他也會感到驕傲」。相簿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辛亥革命百周年展覽結束後,將歸還安德森,他與太太也希望把相簿一代傳一代,讓後代學習外祖父的勇敢。

今日起在歷史博物館舉行的辛亥革命百周年展,除了從外國借來未曾曝光的展品,也有本港革命黨員李煜堂後人借出十多件文物,以及70多套湖北省博物館借出館藏。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包東波指出,當中3件屬當年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黎元洪的大勳章與軍服,是60年代從墓穴出土以來首次公開展覽,屬國家級文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