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透露,聯合國周末通過制裁卡扎菲政權的決議時,美國原希望加入授權成員國「採取一切需要手段」保護平民及重要設施的字句,但俄國堅拒,認為這會為軍事介入開綠燈。美國曾以伊拉克違反1991年聯合國停火決議作為2003年攻伊理據,俄羅斯對此記憶猶新,自此一直堅持所有制裁決議都要包括明確堵絕軍事介入的條文。
曾搬北約憲章炸南斯拉夫
聯合國憲章第7章《對於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付辦法》列明,聯合國一旦認為某國的嚴重暴行及其他人道危機威脅和平及穩定,便可授權以軍事行動應對。但取得聯合國授權出兵並不容易,因為5個常任理事國擁否決權,而中俄兩國一直對軍事介入別國有保留。美國及北約1999年以阻止科索沃人道危機的名義,空襲南斯拉夫,便未得到聯合國授權。北約當時指南斯拉夫問題威脅地區穩定,引用北約憲章為出兵理由,並稱行動符合聯合國憲章。
設立禁飛區通常是在全面軍事介入得不到支持下的妥協,惟效用受質疑。安理會1993年曾授權在波斯尼亞上空設禁飛區,但批評者指它無法阻止地面殺戮。另外,執行禁飛區亦有難度。雖然利比亞空軍力量難跟西方匹敵,但要全天候監察利比亞領空須投入很大人力。利比亞的地對空導彈亦對西方軍機構成威脅。美國相信利比亞有50枚SA-60導彈,若美國要在利比亞設禁飛區,可能會先轟炸利比亞導彈,以免本方戰機受威脅。
1986年空襲殺卡扎菲養女
美國在1986年曾向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發動大規模空襲,以報復利比亞涉嫌在中東及歐洲發動一系列針對美國人的恐怖襲擊。當年法國和西班牙拒絕為美軍開放領空,美軍飛機要通過空中加油才得以完成轟炸任務。當年行動造成上百名平民傷亡。卡扎菲亦在空襲中受傷,他的一名養女死亡。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