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擬用手機信號追蹤市民出行,透過掌握特定區域的人口數量分佈以及在不同時段的人口流動情况,發布實時資訊以緩解交通擠塞問題。雖然當局強調措施不會泄露市民的個人私隱,但仍引起市民疑慮反彈。有網民表示,此舉嚴重侵犯市民私隱和人身權利,是現實版的《真人騷》(占基利主演的荷李活電影),與小說《1984》中注視眾人的「老大哥」無異。
精準定位知身在何處
據《北京晨報》引述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透露,被稱為「北京市市民出行動態信息平台」的方案已經過專家研討。方案提出,以中國移動1700萬手機用戶的數據為基礎,透過相關位置技術獲取手機用戶活動的實時信息,建立出行動態信息平台。當用戶一開機,手機會自動在基站註冊。根據基站發出的信號,工作人員很容易確定用戶移動的距離和大致方向,精準掌握市民身處地鐵或巴士等何種交通工具,以及哪些方向和線路的交通流量過大,或者不飽和等。透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將可精準掌握市民的出行情况,透過發布動態出行信息,有效緩解交通擠塞。
北京市科委社發處副處長李國光表示,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正式立項前的準備工作,第一期選定的地點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回龍觀和天通苑地區,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他透露,下一步計劃是將這些動態的市民出行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後,再以個性化的方式反饋給市民,讓他們及時了解城市的交通擠塞情况,從而選擇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和線路。
除服務交通外,李國光表示,該項目對於人口管理也很有幫助。某一地區在某一時間的人口數量,透過手機定位獲取的信息將更加全面。他強調,在數據服務的過程中,將嚴格執行私隱保護,不會對外發布有關個人的資訊。
微博網民:拒絕隨身帶手機
有關的方案除可獲得居民的行蹤,更可配合手機實名制,辨識手機機主的身分,不少市民對此表示難以接受。在雅虎論壇有網友稱,這是為「紅色恐怖」搭建好平台。新浪有網民則指出,最少需徵得用戶同意,否則與竊聽沒有區別。微博上有人說,「如果這樣,我會拒絕隨身攜帶手機」。更有人質問,「天子腳下,百姓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