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記者】渣打集團(2888)連續第8年創盈利新高,去年盈利再增28.1%至43.3億美元(折合337.7億港元),是市場預期中位數。雖然同樣面對環球銀行監管要求大增,然而渣打未有如同業匯控(0005)調低盈利指標,執行董事兼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指出,長遠集團股本回報率可保持在Mid-teen(約15%)的水平,未來收入更可每年錄得雙位數增長。
與匯控股價業績後大瀉不同,渣打股價昨晚在外圍報215.2元,較港收市升9.5元,延續了近年績後每升的走勢。渣打派末期息每股3.64港元,以一手50股計算,每手收息182元。
盈利升28.1% 派息3.64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白承睿在業績會上率先報喜:「以收入及盈利計算,今年一月份我們再創出紀錄。」以目前業務勢頭,個人及企業銀行的交易量同樣錄得增長。
去年個人銀行經營溢利增加51%至13.1億美元,企業銀行則增10%至47.7億美元。集團下半年賺21.8億美元,與上半年大致持平。此外,行政總裁冼博德在倫敦表示,其年終花紅為216萬英鎊,較09年輕微減少6萬英鎊。
有美資分析員指:「業績反映渣打整體表現已超出匯控幾個身位。」與匯控比較,渣打業務策略更顯靈活,近幾年匯控因為美國匯融而導致呆壞帳及撥備大增,近期才告「止血」,新任行政總裁歐智華對前景抱審慎態度,削ROE目標至12%至15%,不過以2010年水平,ROE仍未達標。而渣打對ROE以至未來收入均較為積極樂觀,蘇格蘭皇家銀行發表報告,指出渣打對於前景展望強勁,投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買入」。
去年渣打客戶貸款總額上升逾22%,經營支出增加13.4%,主要因為渣打去年勁增人手7000人,白承睿表示,集團現有足夠人才,故今年增聘計劃縮至1000人,未來有信心成本可與收入看齊。
港稅前利潤被印度趕上
一向是渣打集團最大盈利貢獻地區的香港,自去年上半年起,稅前利潤表現已經被印度超前,以全年計,香港去年稅前盈利為11.03億,略為少於印度的11.97億元,盈利佔比分別為18%及19.6%。然而白承睿表示,若扣除稅項,去年香港地區的盈利其實多於印度逾20%,「香港將依然領先印度,現在如此,相信在我工作生涯的餘下時間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