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兆佳﹕香港或達臨界點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4日 12:00
2011年03月04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急轉彎」,決定派錢兼退稅以挽救財政預算案,身在北京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承認,事件影響政府的管治威信,「有些怨氣,很容易很小事就挑了出來,容易造成一種群眾性的不滿,但事實上,可能香港已到了一個臨界點,究竟香港往後應該怎樣走?政府的角色應該怎樣?社會應該作廣泛的討論,然後大家再訂出一個適合香港當前發展狀况的方針」。據了解,劉兆佳的說法僅為個人意見,並非政府高層的共識。

劉個人意見 非政府共識

同樣身在北京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亦指政府在溝通、理解市民想法上出問題﹕「為什麼人民有怨懟?因為人民有困難無人理解……這件事大家都汲取了教訓。」

范太﹕政府與市民溝通出問題

策略發展委員會本月再有會議,委員史泰祖估計,有機會討論預算案風波引起的管治問題。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劉兆佳昨在北京表示,曾俊華大幅修改預算案內容,反映現實環境已改變,預算案亦由過去以理性、審慎理財角度出發,變為相當政治化,有聲音認為政府的角色及財政開支應要處理政治訴求,「故新舊交替之際,出現官民摩擦是很難避免」。

他說,貧富懸殊、樓價飈升等長遠問題下政府的角色和責任,相信可透過未來數場選舉作為契機,推動社會討論,有助形成管治思路。

要思考改變管治模式

至於政府內部,劉兆佳認為,要思考是否要改變過去沿用的管治模式,最大問題是政府如何吸納政治訴求,制訂大家認同的政策綱領。

對於劉兆佳表示社會對政府角色未有共識,身兼策發會委員的新民黨副主席史泰祖和公民黨余若薇均不認同。史泰祖透露,過去策發會討論《施政報告》和預算案時,不同政黨和界別委員均認為政府應有措施針對長遠問題如貧富懸殊、人口老化下醫療福利問題等,而且不少委員都提醒政府不應該派糖。余若薇亦說,社會對政府角色早有共識,包括復建居屋、制訂長遠扶貧措施,但政府偏聽。

范徐麗泰又說,無論民怨是高是低,作為特區官員及立法會議員,都應該予以關注,「就好像有句說話,keep the hand on the pulse of the people(為人民把脈),所以在這個大政策(預算案)引來這樣大的迴響,是溝通上、理解市民想法上出了問題」。她說,「派錢」不能是一個長遠設施,亦不一定得到市民支持,重要是要做到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掌聲。

張文光﹕在京發聲 耐人尋味

民主黨張文光認為劉兆佳的說法耐人尋味,因為劉有很多渠道向政府反映意見,卻選擇在北京發表,「出口轉內銷」,顯示香港管治響起警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