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提升經濟增長質量,中央將「十二五」期間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目標降至7%,不過今年增幅仍為8%,與過去6年目標相若。有經濟學家認為,主要是當局考慮到維持經濟平穩十分重要,故希望增速逐步回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2010年GDP實際增幅高達10.3%,因此中央從經濟平穩的角度考慮,繼續將增長目標定於8%。他預測今年GDP增幅最終將有9.6%。
「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間中央政府的GDP年均增幅目標為7.5%,不過其間增幅最終於卻高達11.2%,顯示經濟仍然過熱;「十二五」規劃中央將年均GDP增幅目標降至7%,是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騰出空間。
十一五服務業未達標
「十一五」期間中央訂下的各項目標大多超額完成,唯獨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僅升2.5個百分點,未能達到預訂的3個百分點;行業就業率比重上升3.5%,亦較4%的目標有所不足。「十二五」規劃預計至2015年底,服務業增加值佔比將較2010年升4個百分點至47%。諸建芳認為,服務業提升未達標,主要是適逢金融海嘯,令當局的經濟轉型措施未能及時跟進;而同期出口形勢向好,亦令製造業升級速度放慢。
但諸建芳相信,「十二五」期間服務業表現會較過去5年改善,增加值佔比提升4個百分點的目標應可達到,一方面未來對製造業的政策環境不會再像「十一五」期間般寬鬆,例如最低工資每年增長逾13%等措施,會令企業不得不轉型。
力谷新興產業 加快轉型
未來5年除了提升服務業外,規劃指內地還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同時以汽車、鋼鐵、水泥、機械製造、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等行業為重點,推動企業兼併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