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減稅誠可貴 公平價更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6日 05:59
2011年03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近日原則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擬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賦負擔。修正案尚需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細節也未公布,但已贏得一片叫好聲,被網民稱為「開年以來最給力」的舉措。

修正案提出,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調整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級次級距,並相應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

中低收入者普遍受惠

中國現行個稅實行9級累計稅率,工資薪金免稅額為2000元。業內人士預計,如果工資薪金免稅額提高至3000元,20%的人稅賦負擔將降至零,在欠發達的西部地區,50%到60%的工薪階層將達不到納稅標準。若9級累計稅率降至不超過6級,也將使中低收入者普遍受惠。

「十二•五」開局之初,便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還富於民,可見當局致力於從「國富」到「民富」的政治決心以及破解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困境的積極作為。

提高個稅起徵點乃是民心所向,在物價持續走高之際,可有效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其福利水準。但個稅改革不應止步於此,還有不少改進空間。

如「一刀切」的做法就有待商榷。由於中國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同樣是月入2000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可能維持生計都比較困難,但在西部省份或可過得不錯。此外,不同家庭的負擔也有很大差異。生硬的「一刀切」,貌似公平,卻造成事實上的不公。

稅制徵管須雙管齊下

同時,在現行徵管體制下,難以對高收入者有效徵稅,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成為稅收的盲區,拿「死工資」的中低收入者反倒成為納稅主力,有違個稅徵收調節收入差距、均貧富以促和諧的初衷。資料顯示,中國近七成的個稅收入來自工薪階層。

薄賦斂固然是治國安邦的重要手段,但稅賦的公平性更為民眾所看重。尤其是在貧富差距鴻溝加深,甚至可能影響社會穩定之際,改革個稅稅制的同時,進行稅收徵管體系改革,加強徵稅的有效性,減少富人逃稅、漏稅的機會,同樣可以增加普羅大眾的幸福感。

從長遠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收制度,將盡可能多的收入一併納入綜合所得稅制覆蓋範圍,並以家庭為個稅徵收主體,或綜合考慮家庭負擔,引入家庭贍養系數,是較為理想的方案。在改革的過程中,讓個稅回歸調節貧富差距的本色,最大限度體現政策的公平性則是箇中要義。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