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汽車家電股 內需最強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7日 05:59
2011年03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8%,而內需增長則達16%,繼續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適逢內需股在近月出現顯著調整,估值已降至合理水平,絕對具備低吸價值。在眾多產品類別中,本文認為內地汽車保有量相對外國水平仍然偏低,未來數年的增長前景相當穩定,當前估值相當吸引。至於內需股,家電下鄉的增長持續強勁,家電股值得留意。

大昌行售後服務潛力佳

代理超豪車賓利的大昌行(1828)去年錄得純利14.11億元,按年增長98.7%,每股盈利78.33仙,末期息12.77仙,全年共派23.45仙,增48%。撇除非經營項目及非經營支出,年內淨溢利10.68億元,實增57.3%。

期內,營業額322.11億元,上升45%。其中,汽車相關業務收入246.43億元,增加57%,佔營業總額76.5%;業務稅後溢利增長58%至10.16億元,主要受惠4S特約店規模迅速擴大、內地豪華汽車需求增加及澳港經濟復蘇。去年,大昌行於內地汽車銷量增45.9%,內地分部營業額增64.6%至193.5億元,溢利率維持4.9%。

內地人均汽車數量仍低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字,內地去年全年汽車銷售量高達1806萬輛,增長32.37%。極度景氣過後,市場難免憂慮內地汽車銷售會否出現放緩。無可否認,過去兩年新增貸款合共達18萬億元人民幣,對各行業的拉動作用相當明顯,但要注意的是,產銷比例和存貨水平均相當健康,各類型汽車均全面增長,可見行業處於相當健康的狀態,而即使過去兩年大幅增長,內地汽車保有量亦只有6539萬輛,人均數量仍相當低,中長線增長空間仍然巨大。

再者,汽車代理的發展潛力,較汽車製造商更大。根據美國經驗,汽車代理的發展過程,一般是由新車銷售開始,並且向客戶提供售後服務,累積一定客戶和盈利後,便再拓展汽車保險、融資、汽車租賃等全方位增值及相關業務。論收入,當然仍會以汽車銷售最大,但由於售後服務利錢豐厚,客戶每年均需要驗車維修等服務,故一段時間過後,售後服務等增值服務的盈利貢獻,較汽車銷售更大。

售後服務利錢豐厚

內地汽車業真正起飛,才不過是近兩年的事情,汽車保有量僅為美國2.5億輛的26%,人口則為美國的4倍,今後增長仍然巨大。當然,過去兩年貨幣供應M2飈升,今年的目標為增長16%,汽車銷售再錄得20%至30%的高速增長可能性不大,但10%至15%則屬合理預期。因此,大昌行總體收入可穩步增長,而不斷增加分店(今年10至15間4S特約店,並在廣州開設多10間服務中心)而收購則成為盈利加速器。在客戶逐步擴大後,售後服務提供的盈利貢獻可穩步上揚,前景相當不俗。

再者,現時市場僅關注集團的汽車銷售業務,頗為忽略其食品及消費品業務。集團計劃兩年內透過在華南地區建立食品加工廠,將食品和消費品業務規模擴大1倍,並且會擴大江西的食品加工廠的產能,同時亦計畫分別在廣東、福建和上海建立共2個冷凍食品分銷中心,前景相當吸引。

論估值,大昌行今年預測市盈率僅為12倍,實屬吸引,又遠低於同業的15倍,但過去兩年無論是銷售增長、利潤率以至擴張速度,均不遜於同業,相信差距可望收窄。

撰文:劉思明、陳承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