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上水工業區晉科中心變成「水貨客集散中心」,當中更有持雙程證的「水貨黑工」運貨。警方昨晨聯同入境處及勞工處,在上水多處地點進行打擊內地水貨客的行動,行動中拘捕7名介乎20至48歲持雙程證的男子,涉嫌違反逗留條件,案件將轉交入境處跟進。
派貨場面不復見
上水分區警署和新界北機動部隊與入境處及勞工處人員,昨日於上水火車站附近的彩園路、新運路一帶,以及彩發街2號晉科中心,採取打擊內地水貨客行動。在晉科中心地下聚集的大批水貨客,一見有警車經過,隨即連人帶貨雞飛狗走,但一見警車離開便折返工廠取貨。
警方昨晨9時起展開行動,其間發現有人在街頭處理奶粉、紅酒、化妝品、藥品及手提電話等懷疑水貨,拘捕7名年齡介乎20至48歲持雙程證男子,涉嫌違反逗留條件。根據《入境條例》,任何人違反對他有效的逗留條件,即屬犯法,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5萬元及監禁2年。
本報記者昨午5時再到上水晉科中心觀察,街上情况平靜,未見如上周的大規模水貨集散情况,亦不見水貨客,當記者進入工廠大廈,大部分貨倉亦拉閘關門,再沒有上周的派貨場面。
警交入境處跟進
警方發言人表示,行動於昨午6時結束,案件將轉交入境處跟進。海關發言人表示,會因應風險管理在各入境管制站抽查貨物、旅客及其所攜帶的行李,阻截違禁品及受管制物品非法進出香港。
立法會議員黃成智認為,持雙程證的內地旅客並非「買貨」,而是「帶貨」往返內地,涉及勞工行為,促政府正視問題。
本報記者早前根據線索,發現上水6層工廈晉科中心變成「水貨集散中心」,工廈內約180個貨倉,當中數十個貨倉「倉門大開」,並有人負責派貨及發單給人龍中的水貨客,由他們帶貨過境到深圳交貨,以掙取酬勞。「派貨」產品亦層出不窮,包括日常雜貨如奶粉、紙尿片和藥物,亦有必須報稅才可入境的紅酒和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