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會評論﹕維穩「成本」知幾何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9日 08:57
2011年03月09日 08:57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的「維穩經費」超過軍費開支,連續兩年成為新聞,其實,財政部的預算報告中的「公共安全支出」僅包括武警、公安、國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監獄、國家保密、海關緝私等經費。但這只是狹義的維穩支出,而廣義的維穩支出,幾乎無所不包。

從實踐中,從撤僑到社保,從上訪接待到交通賠償,從電視公益廣告,到網上敏感詞過濾,甚至非法集資案和老闆欠薪的墊支,都是政府「維穩成本」,從財政預算中的21項政府開支中幾乎都能找到「維穩」的影子。所以有「天價維穩」之說。

說回公共安全支出,其中有相當部分可能是百萬武警的開支,中國的武警屬於現役軍人,武警部隊是國家武裝力量的一部分,接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雙重領導,高級將領與解放軍經常互換身分,開支嚴格意義上應屬軍費。但武警目前確實以維護治安為主,甚至還有不少民事功能,如消防、出入境等,與日本將海上保安廳的開支計入國土交通省的支出,中國武警就所承擔的社會公安角色來說,將其開支列入公共安全,倒也講得過去。

花錢容易 補貼百姓難

不過,正如曾在任內掀起審計風暴的前國家審計總署署長、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所說,中國一直自詡「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一大優勢,「但關鍵要看辦什麼事,有些事情不能太講排場,不能太爭世界第一」。他在兩會上痛斥政府和國企浪費嚴重,「有些花錢也要跟老百姓打個招呼啊,都是納稅人的錢啊。中國政府花錢是最容易的,國外要通過預算討論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我們8萬億財政收入節省出10%,拿出8000億去解決老百姓的問題,給中低收入家庭增加點收入和物價補貼,那效果就不一樣。現在要是增加點補貼難得很,為什麼有些錢就花得那麼容易呢?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