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景順:增持現金待入市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9日 05:59
2011年03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新興市場的撤資潮已踏入第6周,亞股經歷完一輪洗倉,最令景順亞洲平衡基金經理戴福來意外的,是組合內亞債價格在逆市中仍然企穩,目前投資以防守為主,減少股票比重約一成半,並增加現金水平至一成,以靜觀中東局勢變化,他預料亞洲各國央行陸續加息後,更多資金將回流至股票基金,下半年股市投資將有明顯好轉。

顧名思義,「亞洲平衡基金」屬於股票及債券投資的混合資產類別,具有自己一套的投資方式。股債比重會根據盈利孳息率(Earnings yield,即「市盈率的倒數」)及債券孳息率而調節,兩者的差距愈大,表示債價偏貴,宜買入股票;差距愈小,即債券較為吸引。當基金維持對股債「中性」的看法時,股債比例是「50/50」,去年底亞債息率跌得很快,戴福來逐漸提高股票比重至資產總值七成,當時對股市較為樂觀,最近他認為,股價相對較貴,故將股票比重調低到六成,債券及現金合共佔四成,當中現金水平高達一成的水平。

中東北非政局未明朗,戴福來對後市未有過分樂觀,轉為揸重現金,「以歷史水平來看,現時一成的現金比例很高,這只屬短暫的應對策略,由於中東北非政局不穩,股市前景未明朗,故儲多一點現金。目前為觀察階段,會留意油價會否在短期內繼續飈升,料亞洲股市整體或會再下跌5%至10%」。

組合首重高息股 看好澳洲台灣

今年以來通脹猛於虎,印度和內地央行的加息幅度不夠,是他看淡兩國的原因之一,戴福來預料,內地通脹率在今年次季末至第2季初見頂回落,並指出,亞洲央行陸續加息後,市場對全球經濟基本面改善重拾信心,屆時資金回流至股票,料下半年股票投資會有起色。

為對抗通脹,戴福來首重高息股,所選的股份須符合四大原則﹕包括企業派息高企、盈利能平穩上揚、過去5年錄得正現金流及負債比率不高,概括來說,澳洲、台灣和泰國的企業便合乎此要求。他解釋說,「澳洲央行是在亞太區中央銀行中首個提出加息,再大幅加息的空間不大;台灣通脹率較低,區內科技公司的現金流充裕、盈利穩定,派息高達4厘至5厘以上,科技企業大多數出口至內地,而隨着美國經濟復蘇,料盈利有增長的空間,目前估值不貴。最後便是泰國,情况與台灣類同,股市估值常遭政局困擾而受壓,特別看好當地的電訊公司及發電廠,盈利基本上未有受政局動盪困擾,但估值便宜,派息可觀,所以基金增持泰國」。

與基準的MSCI亞太區(日本除外)股票指數相比,該基金派息比較高,前者目前派息率2.5厘至2.6厘,基金組合內的股票及債券收益率分別高達6%及4.8%。過去一年該基金上升17.7%,基準同期升15.5%。

看好港澳韓銀行債 看淡內銀債

基金另一部分是投資亞債,戴福來選取美元計價的亞債,債息會跟隨美國上升,故亞洲區加息控制通脹升溫時,債價並不會受壓,他料今年美國加息的機會不大。不過「針無兩頭利」,基金未能受惠當地貨幣升值潛力,戴福來亦解畫,基金買入當國股票,實際上已受惠當地貨幣上升,故當初決定揀選美元計價的亞債,並能分散風險,另外在存續期選擇上,當地計價的亞債屬於短年期,大多為12個月,美元計價的亞債選擇反而較多,目前組合內債券的存續期為5年至5.3年,與基準匯豐ADB指數相若。今年亞洲股市慘遭大戶撤資,亞債未出現與去年末季的調整,也較他感意外。

他特別看好亞洲銀行債,央行實施加息,擴闊銀行的淨息差收入,由於內銀股的淨息差收益多由國家決定,前景難以估計,他不看好內銀債券,首選是香港、澳洲和韓國的銀行債,即使要應付巴塞爾協定III的資本要求,對一級資本比率大部分在8%以上的亞洲銀行包括本地銀行來說,影響性很低,港銀的貸存比率大部分已降至八成以下,另韓國雖接近100%,但比率逐漸降低。

撰文︰劉佩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