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資銀行將在月底陸續公布2010全年業績,預期增長幅度在20%至100%間,可說是豐收的一年,主要受惠於核心業務淨利息收入增長帶動,預期增幅在20%至40%間,至於收費業務,雖然佔整體收入比重仍然偏低,但增長幅度則有過之而不及,增幅預期可達20%至70%。至於成本方面,估計增幅在10%至30%間,相對收入的增幅為低,成本收益比率預期會進一步下調。整體而言,中資銀行有機會交出令人驚喜的年報。
不良貸款比率持續下降
資產負債方面,貸款增長將普遍超過兩成,惟存款增幅還要高一些,加上不對稱的加息,令銀行的淨息差可能會略為收窄,相信這一點將會為銀行未來的增長帶來壓力。資產素質方面,不論是不良貸款比率,還是不良貸款餘額均會進一步下調,維持雙降的局面不變,至於會否如一些信貸評級機構所說,2013年開始,中資銀行資產素質將會大幅轉壞,還要拭目以待,只是以中央如此着緊風險控制,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下,三兩年內出現資產素質急速轉壞的機會甚微。
事實上,銀監及人行近年來一直關注銀行的風險控制,由資本金的要求,到壞帳覆蓋率,均見提升至國際水平。另外,急速的經濟高增長所帶來的風險,亦沒有被忽視。剛剛閉幕的兩會,中央政府降低「十二•五」的經濟增長目標至7%,如是者雖會對銀行貸款增長,以及盈利增長有一定壓力,但卻降低了風險。
新增貸款 夠支持盈利增兩成
中央偏緊的貨幣政策的確令貸款增長放緩,即將公布的2月份新增貸款,市場預期將由去年同期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降至6500億元。四大銀行(工行、建行、中行及農行)將約佔2200億元,想比2010年2月的2940億元,受影響似乎較其他銀行為大。雖然如此,如此增長仍足夠推動中資銀行類股的盈利平均有兩成以上的增長,可見其吸引之處。
除了盈利增長前景可觀,中資銀行類股的估值亦是十分吸引,2011年市盈率平均不足9倍,市帳率只有1.7倍,加上即將公布的業績可能出現驚喜,股價近日已見上揚,尤其是內地A股市場,估計可帶動香港H股上升。其中剛剛完成集資的民生(1988),以及招行(3968),似乎備受追捧,值得留意。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