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泛民主派成功「突襲」否決臨時撥款,財政司長曾俊華高調反擊,指泛民議員「是非常不負責任……將政治放在市民利益之上」。政府消息人士稱,政府相信公眾不會認同泛民以否決撥款、癱瘓政府為政治施壓手段,今次否決正好讓泛民議員汲取教訓,政治表態原來是可以有後果的
學者質疑泛民過火位 市民會反感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以及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均質疑泛民或「過了火位」。蔡子強說,泛民應知道,撥款遭否決可導致政府癱瘓,但可能他們仍決定「賭一鋪」,因他們相信,待建制派議員回港後,政府必會再提交並通過臨時撥款議案,他認為這策略有風險,市民或覺得泛民利用公僕薪酬、綜援金派發作政治籌碼與政府談判,或會令市民反感。
宋立功亦認為,臨時撥款與每人派6000元無關,若政府服務真的因撥款被否決受影響,市民怨氣極可能轉移到泛民身上。
外國經驗顯示,立法機構否決政府預算或撥款,隨時引火上身。1995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否決國會預算案,眾議院議長金里奇和他所屬的共和黨拒作修改,結果多個政府部門因「沒錢」關門21天,26萬非關鍵部門的聯邦政府僱員放了3周無薪假,大量公園、博物館關門,旅遊業受損,國民怨聲載道,共和黨及金里奇民望重挫。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以往泛民明知建制派鐵票確保議案通過,可以不負責任地提出反對。不過,消息人士強調,政府不會「你不仁我不義」,借公共服務受影響令市民怨責泛民,政府一定要確保公共服務不影響,由於過去從未發生臨時撥款被否決,政府沒有預定的應變措施,一度擔心後果嚴重,幸好律政司長迅速想到把原議案改動少許,便可立即再提上立法會表決,相信可盡快解決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