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昨天在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重申中國不搞西方式民主,一般的解讀屬於「三幅被」式的陳腔濫調,其實,仔細分析吳邦國的用詞,不能說全無新意。
在吳邦國的幾個「不」中,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三權鼎立」、不搞聯邦制,確屬舊話重提;但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兩院制,不搞私有化,則是近年較少提及的。
否定近年儒家復興
中共一直聲稱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近年又加上了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思想,與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現在統稱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但近年來,中共也承認社會價值體系的多元化,強調包容,於是就有了民主社會主義、傳統儒家思想等的興起與復蘇,而以孔子雕像矗立在天安門廣場與毛澤東畫像遙遙相對成為標誌性事件。吳邦國對多元化的否定,是重新定於一尊。
兩院制是源於中國的人大、政協。1982年修改憲法時,就有人提出了將人大和政協改成「兩院制」的建議,即按行政區劃設「地區院」,按行業界別設「社會院」,甚至有了規劃細節,但最後還是鄧小平一槌定音,「還是搞一院制,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政治協商吳邦國3年前在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只說中國的政體不是「三權鼎立」,也不是「兩院制」。今年由「不是」改為「不搞」,否定的語氣更重了。
封死物權法土地轉讓後路
至於私有化,近年在股份制、物權法、農村土地流轉(轉讓)等立法和實踐中,所有制的改革問題都屢次被提了出來,上個月河南省財經政法大學公布的一項對河南316個村莊、1619個農戶的調查顯示,近半農民贊成「土地歸自己所有、可以自由買賣」,反對的不足四分之一。吳邦國的這番言論,暫時封死了這道門。
孫嘉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