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處「火環」 地殼活動極頻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2日 05:59
2011年03月1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黃永德表示,日本昨日地震的位置處於活躍地震帶,與前日仙台以東6.2級地震,新西蘭上月發生6.3級地震,同樣處於太平洋「火環」,是全球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地帶,但無證據證明昨日地震與新西蘭地震有關。

昨日地震震央距離海底表面約30公里,屬淺層地震,加上其他元素,如逾百公里的斷層橫向或垂直移動,令海水水位上升,引發海嘯。

「火環」百年三遇9級地震

黃永德表示,日本東面海域處於4塊板塊的邊緣,包括太平洋、北美、歐亞及菲律賓板塊,震央靠近太平洋及菲律賓板塊之上,過去幾年,附近一帶發生過20多次6級以上地震,屬非常活躍的地震帶,昨日8.9級地震算是近年少有,但過去百年至少發生過3次9級或以上的大地震,包括1946年台南的9級地震、1960年智利的9.5級地震,以及2004年印尼的9.3級地震。

港地理優越 台灣成海嘯屏障

因震央遠離本港,本港又有台灣的天然屏障阻擋,天文台原先預計海嘯於昨晚9時抵達本港,令海水上升約半米。但昨晚適逢潮退,水位上升幅度不及平日潮漲的1米,未有影響低窪地區,天文台量度到本港部分海域,例如橫瀾島及鰂魚涌,水位上升0.1米,西貢大廟灣水位上升0.2米。

天文台過去曾錄得5次海嘯令本港水位升高,包括1960年智利的9.5級地震,香港錄得水位上升0.3米。香港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菲律賓群島及台灣阻隔了大部分太平洋發生的海嘯,使海嘯不能直達香港。雖然海嘯可透過折射抵達,但能量會大大減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