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高鐵換能源 勿重「眼前虧」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3日 05:59
2011年03月13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鐵路規劃是百年大計,如果實施政企分開改革,未來的發展將會很艱難,因為企業總是盯着利潤,而鐵路還有外交、軍事、能源、西部開發等戰略意義,無法僅以利潤衡量。他透露,中國高鐵目前大力拓展海外,真正的目的是為「換能源」。

青藏鐵路虧損 近印邊境助維穩

「青藏鐵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王夢恕說,雖然青藏鐵路的投資肯定會虧損,但國家仍決定興建,至於「十二五」規劃中的川藏鐵路(成都至拉薩),原本考慮過由雲南入藏的「滇藏鐵路」,成本較低,但四川經濟較雲南發達,更能帶動西藏發展,故最終選定川藏方案。而「十二五」中還有蘭新鐵路第二複線(蘭州至新疆,即雙向四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等,拉薩和林芝的鐵路也在勘測中,「那裏已經離印度邊境很近了,對西藏的穩定很有好處。」

經阿富汗輸油管 恐美軍切斷

王夢恕表示,鐵路隨時要聽從國家調遣,如運兵、救災等,唯有靠運貨賺錢,比如運煤,煤價中大約有10%左右是運費。而客運專線是提供公共服務,基本蝕錢,包括連通香港的廣深港高鐵也不例外,「但是把大量的客流帶到香港,這個社會價值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中國高鐵在海外的擴張亦是為「換能源」,例如經過中亞吉爾吉斯、烏茲別克而最終到達伊朗的高鐵「絲綢之路南線」,對石油的意圖非常明顯,「我們購買伊朗的石油原來打算走輸油管,但是輸油管要經過阿富汗,山區比較多,而且怕美軍萬一把它切斷了,於是決定繞過阿富汗直接把高鐵建到伊朗。」

至於早前傳聞的「絲綢之路北線」,即跨越歐亞大陸、最終連接北京和倫敦的高鐵,由於要與多個國家商談,目前尚未有定論,也未必一定是高鐵,「但一旦建成,那就不怕美國人對我們進行海上封鎖,萬一馬六甲海峽這條航線被切斷,仍然可以通過陸上運輸。」至於東南亞國家,「緬甸有鉀礦,這也是重要的資源」,還有中國至老撾、柬埔寨、泰國,目前這幾條路線幾乎平行,「如果這些國家願意把鐵路相聯,中國也願意幫助。」

對於十二五規劃中指鐵道部將進行「政企分開」改革,王夢恕直言,他反對鐵道部政企分開,因為鐵路擔負戰略重任,企業未必能夠承擔百年大計。「但這並不意味鐵路不應改革,可引入服務機構管理,增加更多豐儉由人的車次,老百姓抱怨高鐵坐不起,那就應該加老百姓的工資,讓大家都坐得起!」

對於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下台之事,王夢恕則不願多談,但他指鐵路投資是由銀行貸款,管理甚嚴,劉志軍「想從這裏拿錢是不可能的」,劉和副總工程師張曙光都是涉嫌拿了供應商的回扣。

明報記者林迎、陳小強、王艷喆、劉洪慶北京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