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文台科學主任梁偉雄說,截至昨日傍晚,監測站錄得的輻射水平正常。天文台共設10個輻射監測站,包括京士柏、西灣河、觀塘等地,24小時監測境內輻射水平。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國家核安全局已要求全國其他省份加強監察,較早前監測結果顯示,沒有發現境外出現放射性物質異常的情况。
按天文台網頁顯示,每個輻射監測站都裝設高壓電離室,不斷測量環境伽馬輻射水平。數據會傳至天文台總部,如果有監測站錄得的輻射水平超過預設數值,天文台總部內的警號便會響起。天文台會從所有主要環境介質中取樣,包括從大氣收集飄塵、水蒸氣、土壤等;從食物鏈收集蔬菜、水果等;從海水收集的有海產、潮間帶土等以及飲用水樣本。
據1987年至2009年間在香港各地區錄得數據顯示,本港的本底環境伽瑪輻射水平,可以在每小時0.06至0.3微戈瑞內波動;本港3月11日錄得的水平介乎0.09至0.14。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