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日的「反對短視預算案」遊行,觸發萬人上街,最終演變為警民衝突,事件中有多達113名示威者被捕。
兩名當日參與遊行示威的「80後」,一人是首次上街,只遊行、不衝擊,相信理性分析才有機會爭取民主,他更有意參選區議會選舉;另一人不甘和平遊行,與友人齊齊在中環「坐街」,深信衝擊才能令政府「入肉」、願意改革。同一天空下,兩種「80後」見解,但目標都是解決香港的管治問題。
黃浩銘︰衝擊僅開始 打壓更壯大
手持一盒粟米斑塊飯,直衝向特首想追問「知唔知米價」,22歲的黃浩銘,未加入社民連前,只會打機、行街、睇戲、拍拖,對社會政事充耳不聞。直至在理工大學修讀社會政策及行政學系,他接觸到反高鐵的資訊,加上當時經常收聽黃毓民於網台的節目,受薰陶下加入社民連,開始走上街頭。
靜坐只為與政府對話
立法會議事廳內大喊口號、反高鐵示威、五區補選等,黃浩銘都身在其中,他更因上周日遊行後的衝突,首次被捕。「做衝擊行為的人是需要負責的,是有代價的!我們被捕,可能要坐監,我們出來玩嗎?這是由於預算案太垃圾,我們留低靜坐要求對話,阻塞交通並非貪玩,而是希望政府考慮我們提出的事,但結果他們不願對話。」
和平遊行演變成衝突,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被視為激進、滋事分子,黃浩銘說﹕「堵塞馬路其實非常和平,你看英國大學加學費,學生已經掟石頭、跟警察打架了。我們無人跟警察打架,只是香港人未見過大場面,以為很嚴重!」
社會無公義 何來和平?
「(香港人)只是盲目鼓吹和平理性,其實無公義的社會,何來有和平?偽善、雙重標準,這些衝擊叫暴力,六四不是暴力嗎?靜坐和平抗爭叫暴力,領匯強制加租就不暴力嗎?話新移民是蝗蟲,他們沒有找工作嗎?所有低下的工作都是由他們擔當,掃街由誰掃?洗碗由誰洗?」
「大部分香港人都提倡和平理性,示威者亦然,但我們的行動是想令政府入肉、威脅較大……現在我們阻礙交通運輸,希望他們諒解,犧牲半小時、一小時車程,相比起大部分人一生勞苦作為房奴,不停勞碌奔波為三餐溫飽,能夠換來更多人理解事情,犧牲都有意義。」
他再三強調︰「我們提倡的是reform(改革),不是revolution(革命),但若政府不reform,就要承受revolution的後果。香港人要問自己,遊行了20年,可以透過遊行改變嗎?」
堅持政見 與愛國父親「無偈傾」
儘管自有一套理念,不單市民,家人也未必諒解。黃浩銘的父親是「愛國商人」,他坦言曾因政事與父親「無偈傾」,「有因為爭取在囚人士投票,大家意見不合而嘈交,半年未曾講過一句說話,即使現在我們也甚少交談」。
不過,黃浩銘堅持信念,「如果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穩定之間選擇,我會選擇前者,我相信走上街的社運青年都有如此想法。衝擊只是開始,我深信今天的113名死士(警方上周日拘捕113示威者),將來定必更壯大,愈打壓、愈會壯大」。
明報記者 陳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