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潘展鵬︰理性爭民主 盼當區議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3日 06:58
2011年03月13日 06:5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潘展鵬,23歲,來自單親家庭,自小由爺爺嫲嫲照顧,由公屋搬至居屋,一直沒有接觸遊行示威。

「家人較保守,粗口也不准講,最重要讀書好,要入名校!」畢業於演藝學院的他,從事舞台管理,入行兩年只以freelance形式工作,無供強積金,政府修訂財政預算案,本來注資強積金變為派錢6000元,令潘展鵬「由無變有」,但在他眼中,6000元如「掩口費」,卻埋沒不了他對預算案的不滿。

哀友儕收6000元忘不滿

「當日聽到財政司長說改派發6000元,隨即在facebook見到很多人說要用6000元買iPad 2、去旅行,只由表面層次出發,有錢花、好開心,可以消費娛樂。我覺得很可悲,為什麼6000元可令你完全忘記對預算案的不滿及憤怒?」

公布派錢後不足兩小時,潘展鵬於facebook發表文章《請不要被6000元沖昏頭腦,忘記當前的社會問題》,2000字盡訴他關心的民生問題,隨即引起網民廣泛轉載,翌日潘展鵬成立「無界別關心香港政制發展小組」的群組,號召網民上街遊行。

潘展鵬與30名小組成員,穿上「I love HK」的T恤,拉着「錢?!塞不住我們的憤怒!」的橫額,隨着人龍走向政府總部。這名無黨無派的小伙子,更「膽粗粗」走到台上發表己見,帶領數千示威者高呼「曾俊華,下台」,演講中他表現冷靜,毫不像首次參與社運。

七一遊行、保衛皇后碼頭、反高鐵示威……潘展鵬從未參與其中,同是「80後」,但他與反高鐵的「80後」不同。他自有一套信念﹕「高鐵是否大白象工程是未知之數,菜園村糾纏不清的關係我亦不清楚,既然不了解事情,就不方便參與,盡可能清楚遊行目的,才去實行。」

賣紙皮了解基層生活

不清楚的東西,潘展鵬總要先求證、尋答案,例如為了解基層生活,他曾到舊區看籠屋,也試過拖着一車紙皮去賣,「原來一斤先賣得一元」。

潘展鵬自有一套做人法則,上周日遊行,他無跟隨朋友「坐街」,「我知道香港社會仍有政治遊戲規則,暫時只有理性才有機會,爭取我們應有的民主……衝擊在現階段只會被政府、傳媒渲染成暴力行為,漸漸被人孤立」。

遊行過後,潘展鵬有所領悟,希望爭取成為區議員,「要改變社會,除了遊行示威,就是想方法培育人才成為區議員,或者晉身立法會,用一個最正確的途徑,改善香港的問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