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豐:受惠亞太加息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4日 05:59
2011年03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以亞太區及香港作為最大盈利貢獻地區的匯控(0005),其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即使不靠收購,匯控亞太區的資產、非利息收入及存款均可受惠加息,為匯控收入貢獻增加。

亞洲區內經濟增長步伐快過歐美國家。已在區內多個國家城市擁有一定業務量的匯控,即使不東征西伐併購業務,亦穩握自然增長的契機。該行預測今年亞太區、日本除外的經濟增長達到7.6%,「毋須透過收購,我們亦有大量自然增長機會。」王冬勝上周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現時可專注擴大每個客戶為集團帶來的回報,故集團並不會積極在區內進行併購,但他補充如果對象與集團可起協同效應,亦會考慮作為資金的好出路之一。

若有協同效應 也會考慮

匯控2003年以過千億港元收購匯融,當日大擴版圖的禍根,至今仍然是業務的絆腳石之一。金融海嘯過後,匯控收購步伐亦明顯放緩。在有別於過往投資期,目前匯控或已進入收成期。區內已加息的國家,包括中國、澳洲、泰國、韓國等等。亞太區淨利息收益率由09年急降40點子,減至去年跌9點子,王冬勝表示,下降程度已見緩和,再跌機會不大。

期望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

他表示,匯控在亞太區內坐擁龐大存款,加息自然令利息收入增加,受惠財富效應非利息收入亦可上升,而已建立的資產,例如投資資本,價值亦會增加。至於比重方面,王冬勝相信,利息收入將繼續是最大的收入來源,又期望非利息收入在未來3至5年,為亞太區稅前盈利貢獻上升至約25%水平。

匯控目前在中國的業務,最大收入來源是交通銀行(3328)和平安保險(2318)的股權投資,截至去年12月底稅前盈利達到23.5億美元,而集團本身經營的業務僅2.1億美元,整體來自中國的稅前盈利,不及香港一半。王冬勝表示,雖然國內業務增長步伐迅速,但本港藉著已擁有的業務基礎,並受惠內地經濟發展而增長,預計中國業務最少在5年後,才能追上香港。匯控中國去年貸款增長達到4成,他料貸款增長勢頭持續。

未有討論會否接替鄭海泉

今年適逢是每三年一次的總部根據地檢討年,愈來愈多股東期望總部遷離倫敦,節省稅項外亦遠離日益上升的監管要求。王冬勝拒絕透露集團是否已展開檢討,只稱主席范智廉及行政總裁歐智華,已著手與英政府就新監管措施進行討論。

現時董事局中唯一的華人執行董事鄭海泉,將於5月退任,王冬勝會否接班,在董事局以華人身份發聲?他又表示,集團並沒有就執行董事的一職,與他進行討論。

(明報記者李家欣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