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交建(1800)去年業績優於市場預期,錄得純利98.6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37%。營業額為2727億元,增長20.2%,新簽合同額為4117億元,按年升14.3%,持有在執行未完成合同金額為5121億元,按年升20.2%。集團去年毛利增長8.1%至234.73億元,毛利率下滑1個百分點至8.6%,主要由於裝備製造業務的毛利率降低所致;集團基建建設業務、基建設計業務、疏浚業務、裝備製造業務及其他業務毛利率分別錄得7%、28.1%、15%、2.8%及9.3%,分別較09年下降0.4個百分點、上升1.3個百分點、上升0.1個百分點、下降8個百分點,以及上升0.4個百分點。
按業務劃分,基建建設去年收入增長28.6%至2130億元,新簽合同額為3341億元增長16.4%,未完成額為4325億元升20.9%。當中港口建設新簽額升21.3%至504.62億元,而管理層指出,隨着經濟復蘇,全國的散貨碼頭的市場需求正在轉強,而2、3線城市、東北及華北、福建沿海等地區,對港口開發的熱情亦逐漸高漲,料需求可持續強勢。道路與橋樑的新簽合同升12%至1044億元,集團在新疆、重慶等西部區域接連取得項目,成為新的增長點。
投資業務利錢高 盈利貢獻增
至於鐵路建設,新簽額升35.5%至651億元,保持快速增長,而利錢較高的投資業務(BOT/BOO及BT項目)的新簽合同額,更大升39%至228.34億元,對盈利的貢獻佔比將愈來愈大。
整體來說,中交建的高增長已成過去,但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市盈率僅8.3倍,又似乎過分低估集團的增長前景。首先,內地未來數年在水運建設方面投入龐大,除了繼續完善沿岸的主要貨櫃運輸外,在製造不斷向低成本地區伸延下,內河水運、東北華北、福建等的建設需求將持續強勁。事實上,國務院即將出台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將加快長江幹線航道系統治理,重點推進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推進西江航運幹線擴能等工程;加快內河規模化、專業化港區建設,推進長江上游重慶、長江中游武漢的航運中心建設。
預測市盈率僅8.3倍 股息近3厘
至於道路和橋樑方面,沿海地區投入已放緩,但中西部地區的增長仍然較快,未來數年應可最少保持高單位數增長。鐵路投資仍然較快毋須憂慮,而投資業務比重穩步上升,則可為中長期進入增長乏力階段時帶來穩定現金流。
集團管理層亦預期,未來數年每年合同額增長可保持在約10%水平,市盈率10倍實屬合理水平,但今年預測市盈率僅8.3倍,並且有高達2.9厘股息率,已接近是假設零增長的估值。雖然短線超買或有調整,但中長線應可回升至較合理的8元至9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