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返港客未獲安排輻射檢查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4日 05:59
2011年03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日本福島縣核電站爆炸引發的輻射遺害,港府暫無計劃為日本返港旅客作輻射感染檢查,從日本返港市民若懷疑受輻射污染,全港公立醫院急症室均設專用儀器監測,若發現輻射量超標可轉介屯門及東區醫院專設房間「除污」;食物安全中心檢測首批共10個日本輸港蔬菜、肉類及水產樣本,全部合格。

急症室均有專用儀器監測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昨強調,若市民在日本地震前後,在當地逗留了很短時間已離開,受輻射污染的風險並不大。至於本港會否停止入口日本食品,要視乎食品是否受輻射污染,「若輻射污染嚴重,我們必定要有相應的措施」。他說,日本食品只佔進口本港食品很小比例,故對本港食品供應不會有任何影響。

食物安全中心由3月12日(地震翌日)至昨午5時為止,共抽取了10個日本進口新鮮食品作輻射水平監察,監察方法是利用手提儀器及輻射污染監察系統,分別量度食品整體批次表面,及食品樣本中的輻射水平,結果全部滿意。

食安中心未有提供相關食品縣市資料,據本報翻查代購日本食品網頁,單是福島縣的輸港食品已包括罐頭鮑魚、秋刀魚、士多啤梨,蘋果汁、番茄、乳酪、菇菌、日本清酒等。

因輻射污染肉眼難辨,日本當局已呼籲鄰近福島縣一帶民眾作好自我防護,在撤退期間更要用濕毛巾和口罩蓋着口鼻,以防吸入放射性物質,皮膚盡量不外露,最好也戴上帽。從戶外進入室內「避難」時,應先徹底冲洗全身,盡量將窗關上,並不要使用抽氣扇。

本港核子醫學科專科醫生魏偉達指出,受放射物質污染,輕微者未必會有徵狀,中度感染則可致頭痛、肚痛、腹瀉,一般而言若是皮膚衣物接觸,徹底冲洗應可除污,但令人關注是核電廠爆炸會否已令放射物質懸浮在空氣中,令人吸入。

記協關注派日記者防護不足

港府發言人昨晚回覆表示,當局暫沒計劃為日本回港旅客作輻射感染檢查,若市民從日本返港後感不適或擔心受到輻射影響,可到醫院求診。

另外,香港記者協會對前往福島縣採訪地震、核電站爆炸新聞的記者,防輻射裝備不足深表關注,呼籲各新聞機構派記者赴日採訪時,應配備合適的防輻射裝備,記者完成採訪後,亦要安排身體檢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