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央行昨表明,今天將向日本銀行系統注入龐大資金,維護信貸市場穩定及確保銀行有足夠資金應對存戶提款。路透社分析指出,央行料透過公開操作向市場注入多達3萬億日圓(2857億港元),較正常水平多兩倍。市場猜測,日本企業從海外撤資以應付保險賠償和參與重建將推高日圓,但前所未見的核輻射風險,成為影響日圓走勢以至災後經濟動向的最大變數。
料注資2850億 多正常兩倍
今天是日本金融市場在震後首個工作天,日本政府嚴陣以待,首相菅直人矢言以果斷行動阻止投機者趁火打劫。日本金融廳稱,它將嚴密監控,防止任何不公平的金融交易。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昨說﹕「我們會監視市場情况,明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為市場提供大量流動性」。白川表示,央行還將在今天的政策會議上,全面探討地震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日本央行在地震後將原定今明兩天舉行的政策會議,縮減至1天。路透社分析指出,由於日本現時基準利率已低至0至0.1厘,央行不可能效法新西蘭透過減息來協助重建,除了盡力向市場注資外,別無他法。央行當務之急是防範災區銀行因民眾爭相提取存款而陷入資金短缺。它昨日透露,在周末已向災區13家金融機構增撥550億日圓資金,確保它們有足夠金錢應付存戶提款。
物業保險賠償額達2700億
地震令日本製造業受到打擊,由於上游零件企業受重創,三大汽車公司豐田、本田和日產今天將停產,由於航運中斷,日本企業出口也將暫停,短期內勢對經濟造成衝擊。知名風險分析公司AIR Worldwide估計,單是投保物業涉及的賠償額,便達145億至346億美元(2694億港元)。但許多分析員相信,地震對日本經濟造成的衝擊未必太長,日本經濟下季本季可能收縮,接着便有望止跌回升。
過往同類災難往往造成經濟「V」 形波動,路透社分析指出,若以神戶地震作參考,日本未來3季GDP可望擴張逾3%。對全球經濟而言,由於日本現在並不是全球增長的火車頭,相比起油價在中東與北非動盪下飈升,這次地震構成的風險料較小。不過,日本當前經濟情况比1995年時惡劣,重建涉及的龐大開支將令政府負擔大增,令日本面對債務危機威脅。
日本政府現時負債水平相當於其5萬億日圓GDP的兩倍,是發達國之最。標普今年1月已以日本缺乏修補公開財政的方案為由,調低日本評級,穆迪亦警告,若日本無法控制負債水平,將被降級。三菱UFJ證券經濟師Brendan Brown估計,地震對政府帶來的債務負擔,將相當於GDP 2%至10%,而一旦負債增加逾5%,勢引起市場關注日本政府將動用外匯儲備,而非再發更多債,屆時它將沽售持有的美國國債。日本是美國第二大債主,持有約8820億美元美債,僅次於中國。
重建開支大 恐沽美債
周五地震激發市場猜測日本企業或從美國及其他市場抽走資金,用作保險賠償或參與重建,日圓兌美元急升逾1%。1995年神戶地震引發的資金回流潮,便推動日圓由當年2月的每美元兌96日圓升至4月19日的約每美元兌80日圓。有分析認為,在海外撤資潮下,日圓短期內可望進一步上升,但亦有人警告,周五地震引發神戶沒有的環境風險,或令日圓受壓。《華爾街日報》指出,核電廠輻射威脅持續增加,可能令基金經理對日本資產避之則吉,而且一旦日圓升勢過急,日本央行或出手干預,保護本國出口商。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