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調控壓力減 盼助幫港股「避震」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5日 21:59
2011年03月15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東北大地震固然觸目驚心,昨天日股大跌6%,亦令人目瞪口呆。筆者昨天說若恒指能保住23100點不失,走勢尚未轉差。結果港股在早段短暫地跌穿23100點之後,能成功扳回失地,收市倒升近百點收市。

但地震導致的經濟損失較上周五估計為大。業界估計各保險公司的賠款會高達340億美元,歐洲及美國股市昨晚早段亦顯著下跌,就連股神巴菲特拿90億美元出來、入股全球最大的潤滑劑生產商Lubrizol Corp也無補於事。

日本福島核電廠會否釀成核災難,甚至波及東京,是目前投資市場最大的風險。昨天在香港,國企股指數升了1%,跑贏恒指,主要是人行昨天公布的數據全面「開細」。若美股今早收市仍大跌,港股仍會受壓,要再考驗23100點的支持,但中國調控的壓力減,可望對港股起支撐作用,跌幅或較歐美股市輕。

美股初段大跌 恒指再考驗23100

昨天人行公布2月新增貸款535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市場預期略低。廣義貨幣供應(M2)增幅更迅速回落至15.7%,率先達到中央定下今年M2增長16%的目標,並且創出2008年底以來的新低【圖表1】。再加上小麥大規模失收的威脅已消除,看來中央毋須急於出手遏通脹。

對內銀來說,另一利好消息是在中央控制貸款增長之下,銀行可以「擇肥而噬」。人行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企業貸款佔2月新增貸款的八成,達4310億元。在中央收緊按揭貸款之下,消費者信貸跌至12個月的新低,只有1060億元。低息的票據融資貸款在2月亦大減710億元。從這堆數字可以預期,內銀正利用貸款緊張的環境,擴闊淨息差。

大型銀行當然是最有能力「擇肥而噬」的,筆者一向喜歡建行(0939),不妨趁調整買入。

早前筆者推介的平保(2318),不認不認還須認。公司昨天停牌,並承認向鄭裕彤旗下的周大福配股集資近200億港元。這批新股佔平保已發行股本3%,攤薄效應不大,而且對保險公司來說,增加股本會令到內涵價值上升。

但今次批股極可能會觸怒基金股東。一來批股價有13%折讓,二來只有彤叔可以用低價入股,對其他股東極不公平。平保管理層實有需要交代原因,短線來說平保難逃被沽。

昨天港股觀望氣氛濃厚,但不乏炒作的主題。繼上周五炒鋼鐵股後,因為日本爆出核電廠危機,核電設備股被狂沽,而太陽能、風電設備及煤股卻受到資金追捧。

這種現象非香港獨有,昨天在歐洲核電設備股同樣被「質」。能源基金經理絕對有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先跟大隊沽貨。但筆者覺得中央未必會因為日本核電廠事件而大幅調整發展核能的計劃。因為肇事的福島核電廠已有40年歷史,屬第二代設計,出事時必須靠外來電源才能維持冷卻系統操作。

食品股反彈 可吼中糧

而中國的新機組屬第三代設計,毋須外來電源,也可啟動冷卻系統。當然,核電發展短暫會遇上政治逆風,若東方電氣(1072)持續被拋售,跌至去年上半年的支持位25元,可以吸納。

近期一個新發展是農產品價格全線下挫。早前受到原材料價大漲而受壓的股份開始反彈。可以留意中糧控股(0606),中糧1月已事先聲明因為多買了大豆期貨,去年純利跌13%。公司多買期貨是因為今年有大量新產能投產,當新生產的食用油賣出市場後,這些撥備可以撥回。

中糧從事的玉米加工、乙醇生產、大米及小麥加工業務,都要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農產品價格回落對這些業務有利。中糧今年底食用油產能將較去年中大增86%,將會逐步反映在盈利上。昨天股價大陽燭回升【圖表2】,在跌市中可吼位小注買入。

筆者持有建行股份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