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習近平文章的言外之音孆憛R孫嘉業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6日 05:59
2011年03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兩會」甫閉幕,中共的理論刊物《求是》雜誌就刊出了中共主管黨務的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文章,題目是《關鍵在於落實》,文中強調,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獲人大批准後,中央部門和地方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推進改革發展的具體思路、政策和措施。現在的關鍵就在於落實。

以中央領導人撰文字斟句酌的慣例,《求是》雜誌又是月刊的情况看,習近平此文顯然不會是前日「兩會」閉幕後才草草擬就,其中心意思也不僅是針對「十二五」規劃,其字裏行間是針對一些地方官員的批評。

告誡官員勿搞形象工程

文章指出,部分領導幹部追求表面政績,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和單位「文山會海」屢禁不止,這些行為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威信、影響工作實效,亟待糾正。

他還特別有針對性地告誡各級官員﹕「把抓落實的出發點放到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上,而不是樹立自身形象、為自己升遷鋪路;把抓落實的落腳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績,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實的重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打好基礎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澤而漁。」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境界

誰在「樹立自身形象、為自己升遷鋪路」?誰在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人們很自然會想到重慶的「唱紅打黑」、廣東省的「幸福廣東」工程,但其實在中國各地,類似的「口號」式形象工程可謂比比皆是。問題是,目前在「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大旗下,各地一些派錢的行為,算不算是「盲目攀比、竭澤而漁」?

在換屆之年,習近平特別提醒官員,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問題是官員的考核機制能否配合,頗成疑問。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