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核子醫學科專科醫生魏偉達表示,若受感染者的衣物附帶輻射物,其他人接觸到受污染的衣物,亦有可能沾染輻射物,因此,若航機上有人曾受輻射感染,與他有身體接觸的人受輻射感染的風險會相對提高,但這類接觸感染輻射對身體的影響其實很小。他指出,如懷疑感染幅射,建議前往醫院接受幅射檢測,把受感染衣物交醫院處理,當局亦會待輻射物經過多個半衰期至低水平,才處理受污染的物件。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徐國榮表示,一般人會透過呼吸、身體接觸及食物感染輻射,但不會如病毒在空氣中傳染他人,吸入體內的輻射會累積在內臟,如碘會累積於甲狀腺。若感染輻射超標,達至1000毫希,才會產生嘔吐、嘔心和暈眩等反應,現時東京的輻射量約為1毫希,仍未對人類構成危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