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初泡沫爆破後,經歷了20年的低迷不振,英國《每日電訊報》昨天提出﹕「地震是否意味着日本踏入第3個迷失的10年?」
日本80年代經濟急促增長,一度令全國憧憬將超越美國,但90年代初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相繼泡沫爆破後,經濟一直未能重回正軌。阪神大地震後,日本經濟增長受創,但受惠於重建計劃刺激,經濟迅速反彈。皇家蘇格蘭銀行估計今次地震的經濟影響可能也會一如神戶地震,對經濟起刺激作用。
1995年神戶地震估計重建成本達1150億美元至1180億美元,佔當時GDP約2%。巴克萊及瑞信估計今次地震重建將要1800億美元,較神戶地震的重建成本高一半。但專家稱,災後重建費往往被低估。周五地震受災地區的GDP佔全國6.8%,較1995年神戶地震受災地區12.5%低,但由於核危機還未解除,造成財產損失可能遠高於阪神地震。三菱UFJ經濟研究部主管布朗(Brendan Brown)便稱經濟損失總被低估,「現時太多未知數,除了重建費外,我們不知電力會中斷多久。經濟混亂也會造成損失,若情况持續兩個月,重建費將變得小巫見大巫」。
重建成本料達日GDP 5%
三菱UFJ則估計重建費可能高達GDP 5%,這估算是連稅收損失、災區的補給以及停電造成的損失的經濟影響也包括在內。為防止核危機擴散,東電向福島核電站3個反應堆注入海水,反應堆已報廢,估計單單重建核電站成本可能高達50億美元。至於保險損失可能高達350億美元,但這還未計算海嘯及核污染的損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