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面對日本核危機的嚴峻環境,各地股市錄得資金淨流出,基金表現研究機構晨星(亞洲)表示,近日環球市場的確錄得資金淨流出,料撤資情况將會持續多個月,目前基金經理偏好手持現金,抱觀望態度。
晨星(亞洲)高級研究分析員明偉雄表示,對於上周五爆發的日本地震危機,見到資金從環球市場流走,基金經理大多先行套現,手持現金,並未有明顯流向任何一個市場,包括貨幣基金。
新興市場撤資恐未完
晨星(亞洲)高級研究分析員甘欣庭亦預料,日本今次的經濟損失遠高於神戶地震,當地基本面惡化,日本股票基金亦有資金淨流出,預料日本撤資情况未來會持續多個月。
今年以來,環球資金由新興市場大舉撤資流向發達國家,明偉雄稱,翻查基金資產數據,其實有迹象顯示資金從去年中已流出新興市場,在第4季淨流出情况更為明顯,直到今年首季仍有走資現象,但規模並非大量,料撤資仍會繼續。雖然,上周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開始錄得資金淨流入,但預料只屬短期性,能否持續1個月依然成疑。
在市况波動下,進退市場要夠快。道富環球投資管理表示,目前對冲基金經理大多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貪其流通性高及沽空成本低,近期在組合中並加入亞債ETF,以平衡風險。
道富環球增持亞債ETF
事實上,近年部分ETF表現較主動式管理基金突出,今年一系列的XDB滬深300 ETF跑出,今年升幅高見7%,表現優於仍錄得3%跌幅的中資股基金類別。目前環球交易所買賣產品(ETP)總資產多於1.4萬億美元,據Greenwich報告,逾三成的亞洲機構利用ETF進行投資,數目意外地高於美國市場,美國機構投資者只有14%投資ETF,道富環球投資管理高級董事總經理Daniel Farley(費利)估計,環球ETF總資產未來3年會逐漸增加,近期大多對冲基金經理利用ETF作對冲及風險管理的工具。
ETF不屬於衍生工具,投資者毋須支付大量保證金,沽空成本較低,加上背後設有莊家增加或買回基金單位,流通量也較高,故成為對冲基金基理的「愛股」。費利續稱,近期亞洲債券ETF較受市場歡迎,由於流通性較一般亞債為高,透過ETF,投資者亦鮮有持有亞債至到期。
撰文:劉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