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食環署至今抽驗72批日本空運低港鮮活食品,輻射水平全部合格,但原來逾95%日本肉類、水產、蔬菜和蛋類乳製食品都是循水路來港,署方卻未作任何抽驗。發言人指出,日本大地震後,當地水路輸港食品至今仍未抵埗,他們已聯絡海關和業界,找出3月12日之後赴運食品作抽查。
食環署:已聯絡海關抽查
民主黨食物衛生政策發言人李華明表示,現時日本的核危機進一步升級,政府有必要考慮全面禁止日本的新鮮食品入口,以免令港人擔心和受影響。因大部分日本食品均由水路入口,他又建議政府加強輻射抽檢。
食物安全中心即日起會把每日抽檢的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檢測結果上載到網頁,由3月12日至昨午2時,中心共抽驗72個批次樣本,包括37個蔬果、27個水產、3個肉類和5個其他種類食品,當中只有3個肉類有出產縣市資料,分別來自鹿兒島、宮崎和沖繩,蔬果水產因毋須產地來源證明,故縣市資料欠奉。
空運食品全合格 結果上載網頁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強調,截至前日下午檢測的34個食品樣本,並沒有來自仙台和福島。福島附近牛場不多,本港進口的日本奶主要來自北海道,暫未發現污染。日本嬰兒奶粉佔本港市場不足四分之一,但當局預料,未來數周和數月日本奶粉將短缺,消費者或要考慮選擇其他奶粉。
周一嶽說,由於放射性物質有可能污染泥土,當局未來數年會長時間加強抽檢日本食品,政府稍後會衡量哪類食物可能受影響。現時輻射檢測程序簡單,可一次過檢測3種放射物,包括碘-131和銫,每次檢測可在10至20分鐘完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