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上最快樂的人﹕要欣賞你的所有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7日 21:59
2011年03月17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六合彩快樂,還是結婚更快樂?2005年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上最快樂的人——詠給.明就仁波切指這兩件事情可令你快樂2年、5年,但都是有限期的,他認為最恆久的快樂,是「源自內在,不能在外尋求」,快樂是內心的平靜。

尼泊爾印度寺廟住持

36歲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是尼泊爾加德滿都德噶寺及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的住持,上月他在港現身時,光着頭、穿著袈裟外,身外物只是一副眼鏡和一隻手表,還有,一個可恭的笑容。

快樂除了是主觀的情緒,還可透過腦部活動呈現。2002年,明就仁波切與一批長期禪修者,受邀到威斯康星大學衛斯門腦部造影與行為科學實驗室,檢測禪修對他們腦部的影響,結果發現明就仁波切腦部主宰快樂的區域較其他禪修者活躍好幾倍,研究人員更一度懷疑儀器故障。就這樣,他被冠上「最快樂的人」之稱。

這個最快樂的人,並非一出世便快樂。小時候明就仁波切曾被恐懼症困擾,「7、8歲時,害怕自然災害,行雷閃電、地震,冬天颳起風雪,吹向紙窗的聲音,我會怕到捉緊家中的柱子」。因為這些恐懼,令他向本身是禪修大師的父親學習禪修,但年少時懶惰,不多練習,未能克服恐懼。

與恐懼做朋友克服恐懼症

直至13歲,決定參加3年多的閉關。明就仁波切稱,剛開始時恐懼感更厲害,但他決心將所學應用出來,「如果我抗拒,或者放棄,恐懼更加劇。我不討厭它,不屈服,和它做朋友,利用恐懼作為禪修的支持。兩日後,恐懼便消失」。

「財富非快樂 只是舒適人生」

香港人物質生活豐富,但似乎並不快樂。「財富不等於快樂人生,只是舒適人生」,明就仁波切說,並非說不能擁有財富,但真正快樂源自內在。那怎樣才可快樂?「很簡單,欣賞你所有的,我們有智慧、有愛,可以呼吸、活着」,勿事事與人競爭、比較,「我有一個朋友,他是著名的導演,有一艘豪華船,值幾百萬美金,覺得好自豪,但一出海洋,見到另一艘更大的船,覺得好失落」。詠給.明就仁波切將於下月13日至15日來港主講以「遇見快樂」為題的講座,與神父、心理學家等嘉賓對談。

明報記者 黃靜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